12月6日到17日,第1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年会在阿根廷召开。欧盟在会上提交了明年起落实“排放权交换制度”计划,并探讨2013年以后的行动纲领,联合国际力量继续向美国施加压力。欧美在制止全球变暖问题上的分歧进一步加剧。
俄罗斯批准加入《京都议定书》后,这一全球限制排放温室气体的承诺将于明年2月1
由于工业化和人类活动,全球气温从1860年到2000年已上升了0.8摄氏度。与会的189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定》签署国中,已有128国加入了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按议定书承诺,34个工业国应在2012年前将其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2%。欧盟15个老成员国承诺减少8%,2002年已减少2.9%。违反者今后将面临惩罚。
欧盟委员会英国的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日前表示,欧盟与美国“在伊朗和大气变暖问题上的分歧加剧”。欧盟希望,美国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现在应该着手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为《京都议定书》到期后从2013年起限制排放做准备。然而,这个要求却遭到美国拒绝,美国作为观察员参与本次会议,仅同意参加明年5月的非正式会议“交换意见”,认为讨论2013年以后的事“为时过早”,强调自己解决限制排放问题。美国能源部13日公布,2003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2年增长了0.7%,低于1%的年平均增长率,证明美国政策取得成效。
欧盟在制止全球变暖方面需要美国的合作,认为美国另行其是无助于全球共同努力。美国2001年3月退出《京都议定书》,布什政府2002年2月宣布美国的制止气候变暖计划,使欧美对此问题的分歧加剧。联合国统计,40%的温室气体排放出自发展中国家。欧盟认为,主要工业国应对此承担更多责任。2001年10月,欧盟委员会按“谁污染谁付钱”原则制定“排放权交换制度”,使有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企业可以出售自己的“污染权”。该制度在英国、丹麦和荷兰首先启动,德国等许多欧洲国家也已走在前面。
尽管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拒绝在明年的非正式会议上讨论未来的“新承诺”,但欧盟谈判代表对“绝大多数国家同意讨论未来”感到满意,并对近期取得积极成果表示乐观。欧盟计划在明年3月首脑会上讨论2013年以后的“欧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长期战略”,为明年11月的第1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年会作准备。(本报布鲁塞尔12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