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看“英国超市课程病”

2004-12-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宋晓梦 我有话说

不久前,江苏通州大汐小学的朱国忠老师,因有感于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后出现的散乱现象,著文希望中国教育界同行在课改中要防治“英国超市课程病”,“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真正平等的教育”。由此引发了我对其观点之异同的种种思考。

据说,在英国,常可见到老师带着一二十个小学生来

到超市,每人发一张表格,上面的问题通常是“这里的商品哪些是小麦做的?”“哪些是牛奶做的?”等等要求自己去寻找答案。小朋友分散开来,有的去看标签,有的去问管理人员,有的东玩西逛,老师站在一边,只负责安全,不负责问题的解决。一两个小时后,有的孩子把表格填得满满的,不仅能答出意大利粉、方便面是小麦做的,而且能答出威士忌也是以小麦为主要原料。而有的学生表格上却是空空的,没写上几个字。因此朱老师尖锐地指出:这种教育看上去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相同的学习条件,发展空间,但它只是表面上的大众教育,实际上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因为只有少数智力和自控能力很强的孩子才有可能在这种高度自主的教育模式中,释放潜能,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而多数学生却在玩玩闹闹中把时间浪费掉了。这是以牺牲多数学生的发展而只给少数学力超强的学生发挥才智的课程,并把它称之为“英国超市课程病”。

几年来,我曾采访过十几个国家级、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所以对“英国超市课程病”的症状非常熟悉,对批评者的感受也特别理解。为了改变我国单一的被动接受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课程改革下大力气转变教师观念,提倡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己讨论,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只接受和记背现成的结论。类似“英国超市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这本来是件好事,可现实中不少地方反映: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少数聪明、自觉、求知欲强的学生如鱼得水,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多数孩子却因为失去了在他们这个年龄必要的指导和约束,放任自流,既没培养出能力,又耽误了知识的学习。很多像朱国忠这样的教师、学者为此忧心忡忡,正是他们严谨、塌实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责任感所致。而影响了基础教育阶段“基础”的扎实,就多数孩子来说,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探究、以及整体素质的提升都会带来困难。这正是美国等国家在反思了本国基础的不足之后,多次表示应该学习中国基础教育的原因。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以“英国超市课程”为典型教育风格的国家,其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不能尽如人意,但确实有利于产生精英;以灌输为主和按部就班为特征的中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较高却不是拔尖人才成长的最佳环境。社会的发展既需要合格的普通公民,也需要精英的引领和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对“英国超市课程”一味以“病”视之,以“病”治之,以“病”防之就不全面了。“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有了中国教育宗师孔子的这种辩证态度,我们改革的思路或许会更加开阔,能够为我所用的课改资源也会更加丰富。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虽有很大不同,但也不是所有场合都存在一条非此即彼的鸿沟。就以“英国超市课程”为例,之所以会成为“病”,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操作过程中的顾此失彼。试想如果让孩子们强弱搭配互助合作,亦或开展小组竞赛,孩子们在超市学到的恐怕就不仅是商品知识,还会有团队精神、管理能力、竞争意识,对于学力差的孩子还可以在团队中别的孩子身上学到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虽然这种课程模式管理难度比较大,但我们确实已经有一批教师能够做到上“英国超市课程”而不犯“英国超市课程病”。只是这样的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为数还不多。要使广大教师普遍具有这样的能力,还需要假以时日,给予教师科学的培训,因为我们的教师自己当学生时是没有上过这种课的。

学习、借鉴“英国超市课程”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而不把“病”一块儿带过来,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可能的。除了一些具体的办法,我想最根本的还是杨振宁先生主张的教育的中西互补,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世界公认的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些优势。毕竟,“英国超市课程”只是各种课程模式之一,其他课程模式包括灌输式教学模式也需要认真研究,才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