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天津人骄傲地称之为“大无缝”的天津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该公司自1992年投产,历经12年艰苦奋斗,改写了我国石油套管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今年更以全年生产钢坯120万吨、管材116万吨,销售收入120亿元的骄人业绩,跻身于世界大型无缝钢管企业四强之一。
公司董事长
“没有一流的设备,生产不出一流的产品”
“技术装备世界一流。”这是“大无缝”的干部职工向外界介绍自己的企业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在世界电炉技术和轧钢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一个企业不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创建之初,“大无缝”就瞄准了“世界一流”。然而,由于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疲于扭亏,没有能力进行技术投入,仅仅过了几年,在技术装备上就与世界先进企业拉开了距离。石油套管是高科技含量的冶金产品,没有世界一流的技术装备,不可能生产出世界一流的石油套管。当时的“大无缝”到了山重水复的境地。
1999年,在中央和天津市的关怀下,“大无缝”施行“债转股”,从此柳暗花明。公司提出当好“国家队”,打好“世界杯”的响亮口号,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公司不图一时之利,果断提出“技术装备必须重新达到世界一流”的目标,开始不间断实施钢管主业的技术改造。从2000年起,4年间他们投资20亿元对生产和环境保护设备升级改造,使冶炼炉用时缩短了近20%,炼钢拉速提高了30%,达到了年产90万吨钢的能力,在技术水平和产量上迅速缩短了与世界强手的距离。
技术改造给“大无缝”铺就了起飞的跑道,不仅从规模上相当于又增加了半个“大无缝”,而且也为此后企业产值保持年递增30%的速度创造了条件。去年他们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采用最先进的PQF技术的机组,在轧管技术上比世界同类企业领先至少5年。这套轧机的投产,也让公司每年增产高技术含量无缝钢管40万吨,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让科技人员心情舒畅地发挥才智”
在“大无缝”采访时,钢管研究所副所长付继成告诉记者:“我们向公司提出的投资90万美元配置‘热模拟试验机’的申请已经得到批准。”天津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在科技创新上投入从来不含糊。付继成扳着手指算:“1992年建立钢管研究所时,公司就投资了1.2亿元,以后几乎每年的科技投入都要超过2亿元。”
就在本月20日,该公司每年一度的“科技进步奖”刚刚评完,共有41个科研开发项目获奖。高级工程师许文妍带领课题组完成《抗硫化氢应力腐蚀高抗挤毁套管》项目,获得总额达30万元的效益提成奖励。
孙宁豫说:“建设世界一流的企业,必须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所以必须形成尊重知识、爱护科技人才的机制和氛围。”承担着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重任的公司技术中心,是“大无缝”技术创新的“领头羊”。近年公司加强了对这个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建设,提出“把中心办成拥有公司核心技术、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全国钢管行业的研究中心”的目标。
在“大无缝”,技术中心是“特区”,不但出台政策大幅度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而且按所承担课题的完成情况分类考核,兑现课题招标承诺的重奖数额。新机制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他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产品开发带动公司技术创新,心情舒畅地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科技人员奔波于全国各大油田,深入到钻井现场,了解地质条件及所需钢管性能,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吸收、消化世界科技前沿的信息,不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的产品。目前,该公司生产的石油套管质量与世界著名企业相比在主要参数上相差无几,其中TP130TT套管抗挤毁能力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此外,他们还研制生产出一批适应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特异性强的特殊用途套管。产品由原来的3个钢级发展到25个钢级、235个规格品种,其中45项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国家专利4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