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南宁地区农业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初中部就有这么一家网吧,可以通宵上网,累了可
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要人群,调查显示,62%的青少年认为自己上网主要是玩游戏,排在第二位的是网上聊天,占54.5%。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视网络为洪水猛兽,对青少年的合理上网需求视而不见,一味堵截,事实证明并不是好办法。青少年健康上网,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正确疏导、积极引导、严格管理。可有些教师,却盯上了学生上网供不应求这块“大蛋糕”,纷纷挖潜(钱)创收,利用校内各类计算机房,打着电子阅览室、培训部的名目,除日常教学时间之外,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对学生上网内容、频率、时间等也不加限制,并为上网者提供“最全面的服务”:渴了卖给你饮料,饿了有方便面,累了你可以先在沙发上躺上一会,一天24小时连轴转也没问题。这样只想赚钱,耽误学习,损害健康,误人子弟的所谓“电子阅览室”、“培训部”,和社会上的黑网吧又有什么区别?
南宁的这家校内网吧的老师称,他的“培训部”得到了学校的批准。好一个批准,道出了事情的关键所在。国家规定学校的周围200米内尚且不能开设网吧,何况学校内!而且这样的校内黑网吧隐蔽性强,缺乏管理,危害性更大,更需引起我们的关注。
校园里之所以频频出现不良网吧,究其根源,利益驱动是其一,管理真空是其二。学校里有着充足的学生生源,对互联网的需求非常旺盛。而一直以来公安、文化、卫生、税务机关对校内的事实上的网吧缺乏有效管理,使经营者不需要向国家有关管理机构缴纳任何费用。巨大的利润和管理的真空使一些人看准了这个“商机”,纷纷以各种手段获取电教室或电子阅览室的经营管理权,用商人的思维和方式经营起了校园网吧,竟把学校当成了规避管理的安全港。
规范管理校园网吧关键在于加强监督,打破对其管理的“真空”状态。各个管理部门对校内黑网吧绝不能手软,要坚决取缔;其次,学校对电子阅览室要积极地做好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工作,如在每台微机上安装过滤器,倡导文明上网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上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