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印度洋的大海啸让许多人措手不及。
次日,在刊载这一突发新闻的光明日报上,同时刊出了该报联合全国43家媒体评出的2004年十大国际新闻。措手不及的编辑们,只得把海啸现场的照片作为十大国际新闻的压题图片以示弥补。无独有偶,福克斯新闻网在同一天公布的2004年十大新闻中,占据自然灾害新闻位
措手不及的媒体当然不只是上述两家。否则,那些已经习惯于跟随电视台的镜头上天入地、洞察微毫的受众,看到的就不会是由现场游客拍摄的业余水平的DV剪辑而成的画面了。不过,例外的媒体也不是没有:海啸发生时,《时代》周刊的总编辑就恰好在普吉岛度假。人们应该在这一期的杂志上,读到他在保全了自己性命之后,亲自捉笔所写的现场报道。
除了措手不及,还要大呼其苦的恐怕就是保险公司了。这一年,那些跨国性的保险公司究竟被灌了多少苦水,只有它们自己心知肚明。夏天加勒比海的飓风,把它们手中的票子刮走了不少。本来,还有五六天的时间,它们就可以挨过这片苦海,不想最后几步又在印度洋岸边赶上了海啸。尽管此次海啸发生的地点与跨国性保险公司的业务区域重合较少,但是,仅少数跨国管理集团的度假酒店的保险,以及欧美游客的人身保险,也足以让这些保险公司叫苦不迭。海啸消息传出当日,往年在圣诞假期常常是波澜不惊的股市,出现了保险公司股票下挫的行情。在苏黎世,“瑞士再保险”股票的跌幅为1.8%;在法兰克福,“慕尼黑再保险”股票则下跌了1.6%……
当然,最措手不及、且为这种措手不及付出沉痛代价的,当属印度洋沿岸那些受灾的人们了。数以万计的居住在海边、以“靠海吃海”为生的人们,这一次被突如其来的海啸吞噬掉了。我们在慨叹自然无情、世事无常之后,应该设想一下,如果同样的灾难降诸其他地区,人们是否要面对同样的结局?
海啸过后,已经有不少文章在探讨建立更健全的应急机制的问题。其实,所谓应急机制,就是在发生各种意外时――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人们应该如何行动的一套特殊程序。这次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各国带来的损失各不相同。这其中,既有各地海啸能量大小的差异,也有受灾当地的社会组织系统在可堪承受救灾、减灾所必需的高效运转方面的差异。
救灾、减灾,是近十几年逐渐成了气候的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这里,我倒是想起了1998年诺贝尔经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对世界范围的饥荒历史所作研究的一些论述。阿氏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历史上波及范围甚广的所谓饥荒,是少粮地区的制度对缺粮状况应对不当的一种结果。换句话说,同样是面临缺粮的局面,不同的制度去应对它,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饥荒并非必然的结果。看来,建立这样一个应急机制,还不独是一个经济问题。
阿氏的研究结果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应急机制,不是在现有的社会运行机制之外另起炉灶。应急机制能否建立、能否健全、能否发挥与“期值”投入所相当的作用,关键之处还在于应急机制所依托的现有社会运行机制的功能是否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