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中国大学精神

2005-01-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君明 我有话说

“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校长或大师头脑中自生的。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可以说,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内在、本质的东西。现代大学的功能既不局限于纽曼的“知识传播之地”,也不限于洪堡的“知识传播之地与知识产生之地”。今天,我国对高校职能的定位是: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

服务。这是一个宏观、概括的要求,在这种宏观功能定位指导下,我国高校应该塑造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清华学校建校之初,梁启超先生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生,铸就了清华人一种博大的胸怀。北京大学在建校之初,蔡元培先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奠定了北京大学兼容并蓄、思想自由的精神,也确立了中国大学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在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应运而生,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彰显了薪火相传的师表形象。这些名牌高校在保持发扬传统的同时,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社会变革不断加速的今天,更多的大学面临着双重的困境 一方面,短暂的建校历史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有特色精神,另一方面,学校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冲击,高等教育大众化积累的矛盾逐步显现,资金缺乏、人才流失。如何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塑造真正的大学品格和精神,便成为中国高校面临的挑战。

构建大学精神,在于凸显“以人为本”。大学教育的主体是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塑造人。“以人为本”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以人为本”是彰显民族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的根本。大学在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同时,要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树立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培养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营造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在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大学的教育是人格教育、通识教育、终身教育的基础。大学的重任在于知识和精神的传承与创造,大学是文化精神的象征。1929年陈寅格先生为王国维纪念碑撰写的铭文:“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干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知识的创造需要自由,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造就了大学的精神。思想自由的基点在于自由地追求知识、探索真理,学术自由的基点在于创造知识、创造价值。在学术规范的前提下,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为了追求创造知识、为社会贡献的最大化,自由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的理想。正如雅斯贝斯所强调的:自由是大学的首要原则。坚持学术价值,学术逻辑不应屈从于经济等外在逻辑。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是探求真理发展科学的先决条件,坚持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基本准则。重塑大学精神,在于构建品格和道德高地。中国古代的大学理念,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大学》“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改良社会风气。大学的责任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同时,也承载着道德的传承。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说:“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社会所想要的,而是社会所需的”。当今社会,官本位、金钱崇拜渗透到大学校园,庸俗的道德观、功利主义、虚无主义,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有的大学生两面或多重人格。学术腐败、商业化,造成了学术水平的滑坡。大学的精神就是要凸显文化自觉精神,消除市场经济使人“物化”的危险,淳化师德,涵养师生心灵,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思想、理性、道德的诞生之所,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重塑大学精神,在于大力培育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后得出的结论。当代大学唯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才能完成科学的使命。在经济日益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势必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取决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总量。“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要用开放的精神、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办好中国的大学,用创新思想、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造就一支生力军。(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