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培养信息化蓝天骄子

2005-01-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空军航空大学校长 李绍敏少将 我有话说

空军飞行院校要在军事变革中有所作为,就必须正确认识信息化飞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涵,积极探索信息化飞行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瞄准“明天战争”的需要,超前培养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所需要的复合型飞行人才。

所谓信息化飞行人才,是指适应空军信息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文化基础、过硬飞行技术、较高信息素养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飞行人才。

信息化空中作战行动的高风险性、高对抗性以及空战兵器的高价值和高破坏性,要求飞行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过硬的精神品格。因此,必须把政治合格和过硬的战斗精神作为高素质复合型飞行人才素质结构中的基础和灵魂。要引导飞行学员坚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信仰,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确保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在信息化战争中,“融合力”成为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新方式。只有把智能因素预先融入到信息化武器之中,超前熟悉性能、开发潜力,才能在战时体现优势、掌握主动权。因此,必须从强调“人与武器高度结合”的机械化战争思维中解放出来,赋予过硬飞行技术以新的内涵,在提高飞行技术的信息含量上下功夫。要走“产、学、研、训”一体化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加速飞行模拟器和模拟机的研究开发和训练教学,把飞行院校建设成空军高技术兵器的综合模拟训练基地,使学员不出校园就能体验国内外先进战机的主要性能和操纵程序,为未来发展打牢坚实的技术基础。要加强飞行教员与战斗机飞行员的任职交流,保证教员有驾驶先进战机的实际经验和体会,提高传授飞行技术的层次。要打破以师傅带徒弟为主要形式的“保姆式”教学方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轮换交流教员带飞,增强带教的灵活性,使学员适应不同机种、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教员的训练风格,提高飞行学员的综合能力。

在信息时代的战争中,敌对双方的对抗就是体系的对抗,更多的表现为知识的较量,知识将成为未来军队战斗力的核心要素。在扎实打牢飞行技术基础的前提下,要不断改善飞行人才的知识结构。从学历上看,我国培养的飞行员从中专、大专、本科,一直到目前正在培养的双学士,学历层次是不断提高的。下一步,要逐步走开“4 1”培养模式,提高选拔和培训学员的起点,并积极探索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飞行人才的路子。

现代信息战争,主战兵器的技术含量高,人与武器高度融合的体系对抗成为战争的主要样式,对参战人员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我军的实际情况看,官兵信息素养不高是制约军队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的重要瓶颈之一。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诸元素中的关键因素。为此,要着重抓好飞行人才信息素质和信息作战能力的培养,把“军政合训”、“指参合训”、“指技合训”和“体技合训”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使飞行人才掌握信息化的作战理论、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和信息化的作战手段,能够适应战场信息共享化、指挥控制自动化、作战要素一体化、作战力量联合化和战争对抗体系化的需要,具有信息技术和信息作战为基础的复合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识别、加工和运用能力。

院校教育要适应信息化战争和空军转型建设需要,就必须建立符合军事教育发展规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把现代教育思想转化为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现代信息化战争对军队实施联合作战和整体作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系统集成”的理论与实践正成为新军事变革的主线。这种全面综合的系统发展观反映在飞行人才培养上,就是必须由过窄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由传统意义上培养“飞行专才”转向“飞行为主、通专结合”上来。

大力推行创新教育。军事教育要在推进军事变革中有所作为,就必须由知识型教育向智能型教育转变,围绕培养创造性军事人才改进育人模式。要大力倡导注重个性培养的教学方法,强化学习和思维方式的传授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学员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积极推行互动式教学和情感式教学,有针对性地塑造飞行指挥人才强烈的创造性和独特的主体性,树立推崇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让学员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明确的创新目标,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

积极探索开放教育。世界军事领域的信息化为我军发挥“后发优势”,推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建校办学必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转变,借鉴国内外一切先进的教育经验,着力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开放性人才。要深化招飞体制改革,继续做好从军地高校本科生中招收“双学士”飞行学员的工作,积极探索招收飞行专业国防定向生的路子,积极改善飞行学员的“学缘”结构,从入校源头上坚持开放性。要探索具有军队特色的管理方法,实现开放式办学,努力建设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