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发潜先生的扇面新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可被看作是他近来颇具新意的代表作,这幅作品,波磔点画尺度俱在,无杂笔,不雕饰,纯净的美感令人赏心悦目。
赵发潜1937年生于山西汾阳。从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他成为北京市宣武区少年宫的美术、书法教师。教学之余,他潜心研究魏碑,并在这一领域独树
发潜在书法上走的是碑、帖互养的路子。他学书从《郑文公》入手,参篆隶笔法写碑,形简韵高。他在此碑上用功三年。天长日久,能悬臂作大楷。以后他又钻研北魏碑版及隋墓志,从米芾、傅山的墨迹中,体会笔墨鲜活的生命力。但他反对死抱一帖一家不放。他以掘井比喻临帖:“见水即可,勿陷太深。”
“学书法有很多益处,它能让人端正心态,克服困难,提高修养。”发潜说:“教学生写字,不一定要让他们成为书法家,要把锤炼品格放在首位。”在学习中“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他早年学习《郑文公》时发现,清末学人康有为“圆笔之极规”的论断不够准确,为此,他亲赴山东进行实地考察,发现此碑是方圆兼备。
发潜说,学书没碰上好老师,走了不少弯路,所以特别注意别人的长处。他推崇清人何绍基的碑、帖综合能力,也喜潘天寿的行草。潘天寿用硬毫,发潜擅用长锋羊毫,长锋含墨多所以圆笔多,连属也多。在结字上,发潜保留了书法的以气结字的特点。他把魏碑笔意、黄道周的结构和潘天寿的章法融合在一起,这样的碑味儿行草是他近来的一个收获。他在书法实践中强调“写”的同时,仍保留碑中的隶意,把帖的韵味与碑的朴厚成功地融和为一体。他在强化用笔的纯粹与丰富的基础上,用墨造诣也日渐精彩,这使他的作品趋于工致而有韵趣。发潜每日习字、读帖、临古,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一点点去除了霸、皱、滑、刻的毛病。
中国书法,由一代代书法家在创造中延续着。尽全力打进传统,又能走出来,是评定书家的一大准则。赵发潜的魏楷,笔墨清晰,秀逸厚重,富于变化,点画、结构有书史形式的根据,因而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