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等教育应培养合格技术人才

2005-01-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忠斌 我有话说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接受了高等教育也就等于实现了就业,那时的高等教育处于典型的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改革,催生了全民教育时代的来临。然而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还没有得以彻底转变,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未来预期没有变。这一观念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培养的

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产品)仍然坚守精英教育模式下的观念,对许多的行业、职业不屑一顾,对收入斤斤计较,出现了农林、地矿等院校和专业难以招生的局面。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及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的出现,社会对有较高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工人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甚至出现10万年薪招技术工人而无人入选的尴尬局面。事实上,这需要我们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重新定位,即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一专多能的合格技术人员。

在讨论这一问题时,不少人告诉我,提出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合格的技术人员不太合适,有的人会因此有想法。而我却始终认为,不管是什么专业、哪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只要能得到社会的认同,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你是公务员也好,是教师也好,是公司职员也好,都是合格的技术人员,只是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罢了。在这里,我只是想更强调两个字:合格。

合格人才也包括对自己的职业身份定位准确。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一点,就会出现许多毕业生由于身份意识障碍而无法就业。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有较高的薪酬预期,一旦岗位所提供的收入低于预期,便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有的人始终认为,大学本科的收入就一定要比专科高,只用学历作比较,而不是拿能力来作比较。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部分产业和行业处于低谷,提供的工资不高,甚至低于平均水平,和大学毕业生较高的收入预期和高高在上的精英意识无法对接,这些企业就招不到想要的人。这样一来,大学毕业生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坎,谁也不想跨越,二者的对接就出现了问题。这种预期差异产生的乘数效应一旦放大,会使得更多的人在就业与失业之间徘徊,对今后的就业形势产生较大的影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