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类可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半

2005-01-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东京记者 陈志江 我有话说

1月17日,是神户大地震10周年纪念日。为了了解地震发生10年后的神户现状,记者应邀到神户考察采访。从东京乘坐新干线进入神户时,恰逢一道彩虹高挂在雨过天晴的神户上空。当地居民说,这是难得的景象。

地震10年后的神户处处展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横贯市区的高速公路和新干线早已恢复了昔日的雄姿,新起的高楼

大厦和重新规划兴建的住宅区,将神户市装点得更加漂亮。据介绍,神户市不仅基础设施得到了复原,经济总体水平也已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

我们到达神户的当天,正赶上当地民众举行神户地震1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从早上5点开始,人们首先点燃了由代表着6432个地震遇难者的孟宗竹组成的“希望之灯”,竹灯被排列成“1.17”字样,提示人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一历史时刻。“希望之灯”的周围是用鲜花组成的通道和用雪制成的地臧王群,人们在此插满蜡烛以寄托对死难者的哀思,同时又用写满“勇气”、“希望”、“新生”等字样的旗帜和灯笼,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

建于震源附近的北淡町震灾纪念公园是普及地震知识的专题公园。园内的野岛断层保存馆内,人们不仅可以看到由实物再现的高速公路倒塌后的场景和被完整保存下来长达140米的地震断层,还可看到挖掘后裸露的地层内部断裂剖面,直观地了解到地震蕴藏着的巨大能量。

野岛断层保存馆主任池本启二说 “地震是不可回避的自然现象,生活在欧亚、北美、太平洋和菲律宾几个大陆块之间的日本是多震国家。人类不能抑制地震的发生,但可以在了解地震发生原理的基础上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这里不仅介绍过去发生过的地震,而且还对今后30年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测,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据池本介绍,纪念馆开馆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每年来此参观的观众达200多万人次,其中半数以上来自神户市以外地区,而且多数是在校学生。

展馆墙壁上展示的小学生作文验证了池本启二的话。一位小学生写到 “我讨厌地震。回想起地震中死去的小朋友,我想,人类要是能够摆脱地震该多好啊。看过展览后我改变了看法。正因为自然界中存在地震,人类才更应设法去应对。”另一位小学生写道 “地震中,我看到了从各地赶来救援的志愿者,长大后,我也要像他们一样。”

神户地震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与联系,这正是现代化城市和人口老龄化社会所缺乏的。据统计,在神户地震中很多人是在邻里互救中得救的。地震期间,共有近130万志愿者参与了救援,而去年10月新泻等地遭台风和地震侵袭时,神户地区也有7万多志愿者赶去救援。

为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认识和预防地震,神户市将规模宏大的“人和防灾未来馆”作为防灾教育基地。震惊世界的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发生后,神户召开了为期4天的联合国世界防灾会议,呼吁加强地区间合作与信息交流,力争在今后15年内将重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一半。这已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