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大”,大在哪里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对此作过经典的回答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一精辟概述揭示了“大师”与“大楼”的辩证关系和主从位置,道出了大学的真谛,被认为是大学须秉持的基本办学理念。然而,理念的贯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日前,中科院院士杨福家对现实中的“大师”与“大楼
杨院士的困惑折射出个别大学在办学理念上出现的偏差。本来,“大师”与“大楼”孰轻孰重,是一个不难回答的问题,可有的地方为何偏偏作出“避重就轻”的选择 这主要是因为“大楼”是“显性”的存在,只要加大投入力度,一年即可竖百年不倒之楼。而“大师”的孕育则是一个“隐性”的过程,非一日之功所能造就,既需要“大师”们“板凳须坐十年冷”的理论勇气和研究旨趣,同时也需要优良深厚的学术传统的熏陶,而这皆非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精心营造不可。特点上的这些显著差别使得某些大学在“大楼”建设上不遗余力,而在“大师”培养上注重不多。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对于教育事业发展所造成的“潜在”损害,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高楼易起,大师难求。”大师是大学的支撑,也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有一流的教师,才会培育出一流的学生,才会创生一流的学术成果,才会为教育事业发展乃至社会进步作出一流的贡献。一些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大学,主要是因为它们有一批蜚声全球、成就卓著的大师作支撑,并通过这些世界级大师的潜心耕耘而在科学研究领域领导世界潮流,产生了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因此,我们的大学应高瞻远瞩,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营造优良的学风和深厚的学术传统作为工作的中心,对拔尖人才要在科研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到位,真正形成推崇大师、吸引大师、培育大师的良好氛围。
当然,重视“大师”的培养并不排斥“大楼”的建设。毕竟“大楼”是“大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大师”们安身立命、从事科学研究的必要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适当建一些“大楼”是十分必要且必需的。但“大楼”建设不能与“大师”培养“平起平坐”,更不能凌驾于它之上。如果我们只热衷于建“大楼”,而不致力于“大师”培养,只会导致主次不分,到头来留下“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莫名感怀。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在这方面,大学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大学要注重优良学术传统的传承和良好科研环境的营造,要把对人才的尊重、对大师的推崇作为自己的核心办学理念,要让自己成为培育大师的适宜土壤,让已是大师者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让有潜力成为大师者在这样的土壤上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