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21日电记者邵文杰今天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获悉,该院已选育出超高产二系杂交小麦新组合12个,平均增产5%―32%;其中部分组合在北京、河北、安徽等地已成功联合示范3.5万多亩,平均增产15.8%,最高单产达每亩631公斤,这标志着“二系杂交小麦”研究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杂交小麦快速走向
今年年初,北京市正式启动了“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达成意向,就二系杂交小麦和二系杂交水稻共性展开联合攻关,力争在“二系杂交小麦”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为杂交小麦由试种转向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杂交小麦作为世界性难题,全世界已进行了50多年的不懈研究,可至今仍未实现大面积生产应用。
据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昌平介绍,目前国际上存在化杀法、三系法和二系法三种杂交技术,其中“二系杂交小麦”为我国首创并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与其他两种杂交技术相比,“二系杂交小麦”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恢复源广、制种简便并易于创造超高产小麦。我国目前小麦总播种面积约为4亿亩,如果其中一半种植“杂交小麦”,每年仅制种业就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25亿元;按平均每亩增产50公斤计算,一年可增产小麦100亿公斤,新增产值约100亿元,相当于多养活3000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