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人为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2005-02-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余常德 我有话说

大学是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场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的文化。在大学校园这个相对固定又开放的环境里,师生员工在教学过程、科研活动、生活娱乐等活动中,共同选择、批判、继承前人的文化,又共同探索、创造新的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

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

大学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一般说来,可以划分为精神文化、知识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它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趋同性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特征和目标追求。知识文化是指在大学校园里通过各种教学、研讨活动传播和创新的各学科专业以及涉及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就其量而言,知识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主体。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为维持其正常运转和教学生活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具有大众认同度的传统习惯,是国家法纪和学校要求在校园的条文化和规范化。环境文化主要指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硬体环境”和以意识形态存在的“软体环境”所蕴涵的文化,其中,“硬体环境”包括大学的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文体活动等设施条件以及花卉、树木、草坪、园林、雕塑等自然人文景观,“软体环境”主要指大学校园内营造的舆论氛围、育人氛围和学术氛围。行为文化是指大学的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种行为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大学的精神文化、知识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在师生员工个体上的折射。

近年来,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大学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复杂化,价值追求多元化,在相当程度上存在“重术轻道”的倾向。一些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缺乏对理想、信念和道德的追求。其二,科学精神的异变和缺失。在一些大学里由于利益的驱使,使“尊重科学、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发生异变甚至缺失,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枪手”越来越多,科学研究“急功近利”,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有的甚至抄袭他人论文,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其三,心理、人格问题增多。经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使师生员工经常处在变化多、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之下,一些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上的问题和协调人际关系,发生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马家爵事件”就是其中极端而典型的代表。对这些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如不认真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以上这些问题表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等学校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在新世纪新阶段,大学文化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体现时代精神,才能满足师生员工对文化的需求。

首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坚持以文“化”人。要相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师生员工推进大学文化建设。高校的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坚持以文“化”人,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使他们在大学文化的熏陶下实现学校的培养和发展目标。

第二,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学校在制定文化建设的计划时,要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权利和个性,充分考虑他们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以满足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及其发展等各方面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在组织实施文化活动时,注重人性化特点,充分体现出理解人、尊重人等人文关怀,以实现师生员工的利益需求为落脚点。这样,就能使大学文化既满足师生员工的利益需求,又实现其引导激励和塑造人的目的。

第三,要把“以人为本”贯穿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才能得到群众的赞同,才能具有不断向前发展的生命力。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大学物质文化的建设中,要充分体现人性化要求,无论是建筑物的设计和布局,还是园林、景观、花卉等环境营造,都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在大学制度文化的建设中,要体现人性化管理,尊重和保障人的权利和利益,多一些教育引导,少一些严厉惩处。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中,要根据价值追求多元性和个性发展差异性的特点,尊重师生员工的价值选择和个性特点。大学文化建设对“以人为本”体现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教育本质和人文精神,就越具有不断发展的生机活力。(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