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黑龙江校园“新负翁”现象引人深思

2005-02-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王琦 我有话说

本报哈尔滨2月26日电家境并不困难,兜里揣着存折,身上穿着名牌,却“理直气壮”地不交学费。这部分“新负翁”学生,令黑龙江省各高校校长深感头痛。这是近日召开的黑龙江省教育工作会议上,高校校长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高校都存在着欠缴学费的现象。仅哈尔滨商业

大学在校生欠缴学费就达1400余万元,哈尔滨师范大学欠款额最高时达7400余万元,本科院校平均都在1000万元以上。这已经成为各高校的难言之痛。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刘志刚讲了这样一件事:六名家长送一名新生报到,七个人全部乘坐飞机,父母穿金戴银,学生用着新款手机。但他们却申请走“绿色通道”,要求减免学费,并且出具了相应的证明。这令学校十分为难。他认为,国家奖、助学金的实施是件好事,但获奖学生既拿了奖学金,学校还要为其免除一年的学费。而获奖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造成了贫困学生中新的不公平。他提出,能否改变为学校1比1配比,减免学费的钱变为贫困生资助基金,为更多的贫困生提供资助。

哈尔滨商业大学校长曲振涛说,欠费的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境困难,但在一些学生中也存在着钻国家政策空子、搭便车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一个班级有两、三名学生被学校减免了学费,这个班级的其他学生就相互攀比,形成不交学费的风气。学校催缴,学生理直气壮;由于没有相关法规政策,校方又不好要求过严,干吃哑巴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匡海学认为,学生欠费也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在政府投入不足,学校又必须加大教育教学经费投入力度的情况下,校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建议,对“绿色通道”的实施设定相应比例,不能过分强调“没钱也可以上大学”,以免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

校长们呼吁,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媒体不要过分夸大“绿色通道”政策,要鼓励学校和社会创造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生在劳动中获得收益,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同时也希望社会舆论对高校催缴学费给与理解,要允许高校加大催缴学费的力度,包括采取法律手段追究恶意欠费的学生责任,缓解高校经济压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