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低生育率的实现,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问题又成为新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虽然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但对我们而言显然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还没有作好应对准备的前提下,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就悄然来临了。据有关预测,全国性的人口老龄化高峰会在2030年左右到来,峰值为4亿左右并将持
一、实施稳步的老龄化战略。通过推动“两个发展”,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养”。首先是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充分利用从现在起到2020年左右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大、总供养系数不高、国家负担较轻这个“人口红利”黄金时期,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以利于积累的增加,为迎接老龄高峰的到来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是推动养老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举办养老福利服务设施,尽快完善社会养老机制。由于养老设施不以盈利为目的,投资回收期长、见效慢且以社会效益为主,因此国家要尽快完善有关政策、各级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
二、实施特色的老龄化战略。通过落实“两个加快”,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保”。首先是加快中国特色养老保险网的构建。要在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个人责任与社会互济相结合以及保障水平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并将改革创新与量力择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快我国特色的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步伐。其次是加快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法制化步伐。一方面有关部门应根据养老机构的资质等级和照料扩理难度等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完整规范的格式合同,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的不平等和违规现象,将社会化养老服务上升为法律。另一方面应在《合同法》修订时增设“养老服务合同”,将社会化养老服务纳入整个民法体系中,使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服务能尽快进入法律化的轨道。
三、实施健康的老龄化战略。通过搞好“两个构筑”,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乐”。首先是构筑好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平台。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并不亚于年轻人,他们需要子女的抚慰、亲情的话语、情感的交流、社会的关爱。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精神赡养与物质赡养的关系,把二者放在同等的地位来考虑。子女们要“常回家看看”,政府和社会要积极兴办老年人活动中心(站)。在培育他们广泛兴趣和爱好的同时引导他们能够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真正使广大老年人不但肚子饱,而且身心充实,充分享受美好的人生。其次是构筑好适合老年人需要的社区服务网络。社区可以在友情支持服务、道义支持服务和专业支持服务的三个层面上健全老年人需要的疾病护理、康复服务的设施和网点,并由专业服务人员来参与和管理以提供全面、稳定和高水准的服务,由此提高老龄人的生命质量,尽量延长老年健康期,缩短老年病残期。
四、实施效益的老龄化战略。通过强化“两个重视”,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为”。首先是重视银色人力资源的开发。老年人越来越多,也就构成了越来越厚重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而且我国的“银色人力资源”中有一座不可再生的“智力富矿”。我们越能及早地认识到这一点,就越可及早地获得老龄化的净收益。目前我国已有50多万高级知识分子离退休,占高级知识分子的1/3以上。如果把他们的余热发挥出来,这种“热量”将是非常可观的。然而,我国退休教授出国当“保姆”的却大有人在。据悉,这些老教授白天帮儿女做饭看孩子,晚上则在实验室帮他们做实验。这无疑是很大的智力外流和损失。因此,政府必须尽快实施“老龄效益化”的战略,让老龄化迅速迸发出积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以进一步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是重视自助互助的老年文化的建设。可以说,健康老人“自助互助”的精神是新时代老年文化的魂魄所在。我们应当努力建设“自助互助”的文化氛围,将鼓励老年人自立互助作为解决老龄问题的基本原则。尽管老年人群作为一个相对脆弱的群体,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但在一个以年轻老人为主体的老龄化初级阶段,我们很需要通过自助互助的文化建设,不仅转化老年人健康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而且激发老年人群中的“低龄帮高龄”那种积极的并与可持续发展天然统一的养老态度和方式。
总之,在老龄问题日益多样化和严峻化的中国,成功的老龄化战略的实施,将是老龄观念和老龄事业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尝试。老人不只是被关怀照顾的对象,也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同样,健康老龄化也不只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而如何使老年人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才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