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经济学的哲学底蕴

2005-03-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段毅 我有话说

19世纪70年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开始向自然科学的学术范式靠拢,要把经济学建设成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原因有三 一是经济学的学科此时刚有100年的历史,让这一学科成为与其他学科比肩

的一门学问,是经济学家在大学立足的必备前提。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功使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学科成为显学,经济学向自然科学范式靠拢,既迎合当时的时代精神氛围,又便于自立门户。二是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和皮尔士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围剿传统形而上学使其威信扫地,这似乎表明,正在成长中的经济学不需要哲学根基。三是此时的社会矛盾 主要是阶级矛盾 尖锐异常,经济学既要与统治阶级的愿望合拍又要掩饰特定的价值立场,向自然科学范式靠拢成为简便易行的操作策略。

这些原因给人造成印象,经济学与自然科学有亲缘关系,其证据是它的目的只在于说清经济事实,其功能是为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科学根据。而经济学与哲学,由于后者除实证、实用的方法论作用外并无他效,所以,二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事实真的如此吗 稍作研究和思考便可作出二者之间有必然联系的结论。从历史角度看,近代以来的经济学脱胎于伦理学,这种历史源流关系使经济学的学科基因中带有哲学因素,主观好恶式地否认这一事实,并不影响其客观存在。正是因为如此,面对哈耶克梳理经济学学科谱系时列出的有创造性的经济学家名单,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论 有成就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经济学家要有突破性贡献,其哲学的修炼必须到位。

从逻辑的角度看,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世界林林总总,千差万别。佩雷曼认为“经济”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马克斯・韦伯则把“经济”形容为广阔无垠的宇宙,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更是把罪犯作案、种族歧视和婚姻爱情纳入“经济”视野。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世界与真实的经济世界是什么关系 真实经济世界的界限是什么 界限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不同的经济学家为什么有不同的划分标准 类似的问题还可提出许多,但仅就上述问题的回答而言就会让经济学家忙活一番,因为这些问题搞不清楚,作为一门学科的经济学就难以确立,而要搞清这些问题,经济学家的身份就会发生变化,由研究经济事实的经济学家变为研究经济事实背后哲学问题的哲学家。经济学家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往往采取避重就轻或弃置不顾的态度,但问题照样客观存在,如果加以归类,这些问题便带有经济哲学本体论、经济哲学认识论、经济哲学价值观、经济哲学方法论等的性质。

事实的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家接受其中的基本道理,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他们挟自然科学学科的强势以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帝国”自居,至于哲学,则被视为惟恐避之不及的“穷亲戚”。尽管马克斯・韦伯、哈耶克和马克・布劳格等人一再作出努力试图改变这一状况,结果是收效甚微。经济学在我国是后起学科,这种状况更加严重,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正视进而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学难有进步,哲学难以扩大视野,经济学与哲学联盟总难提上议事日程。

近读宫敬才教授《经济个人主义的哲学研究》一书发现,改变这一状况的迹象已经出现。

该书的研究对象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追求目标是发掘潜藏于经济学背后的经济价值观。该书的内容告诉我们,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灵魂的经济个人主义,其社会生活的源头在11世纪便已出现,这种社会生活的观念表达由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完成,把它抽象概括为哲学概念和分析框架,则是17世纪和18世纪英法两国哲学家的根本使命。到亚当・斯密奠定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时,其哲学的底蕴已经由哲学家铸就,他的工作是把这些哲学概念和分析框架与经济生活相结合,给人造成一种印象,经济生活的本质和动力是人性的自私或自爱。

从一个角度说,《经济个人主义的哲学研究》带有概观性质,因为它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大部分核心范畴进行历史和逻辑两个维度上的研究,以确凿的证据表明,它的内在灵魂是经济个人主义。从另一个角度说,《经济个人主义的哲学研究》带有专题研究的性质,因为这部著作的重点是再现西方主流经济学背后的经济价值观,至于西方主流经济学背后的经济哲学本体论、经济哲学认识论和经济哲学方法论等问题,并无过多涉及。两个角度的研究都证明,不管经济学家自己如何表白,经济学背后潜藏特定的哲学底蕴是经济学在劫难逃的命运。

《经济个人主义的哲学研究》
宫敬才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