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湖北省日前召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会议,总结湖北高校近年来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成效。其中,众多高校采用的从“小处”着眼培养大学生情操的方法受到肯定。
“一个学生不爱家,何谈爱国家 不能孝敬父母,又何谈报效祖国 ”
“教育活动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天长日久。”高校以校史、校训教育来凝结校园精神,用校园精神激励学生。“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是武汉大学校训,武汉大学以校训凝结成校园文化精神,把以校训为核心的校园精神的学习和校史教育作为武大学子的必修课。通过校园景观的熏陶作为凝结校园精神的物质基础,从这些耳濡目染的“小处”开始,为校园营造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氛围。走进武汉科技学院的大门,左右两块铜匾引人驻足,“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深邃,交谈使人睿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用这些每天看见的一点一滴,最终唤醒的是大学生对人文素养和高尚品格的追求。
“阵地虽然小,贵在坚持效果好”。湖北各高校还从橱窗、广播、宣传手册、网络论坛等“小事”入手,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思想文化氛围。如长江大学在一号学生楼的通知栏上创办了“一日小语”黑板报,由编写组每天写上一段学生自己创作的人生感悟,或者是一篇哲理小品。很快,“一日小语”成为全校师生关注的一道“亮丽风景”。现在,“一日小语”“每天都有一份新感动”,成为师生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