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性看待手机生产核准制实施

2005-03-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高赛 我有话说

手机生产由过去的审批制转变到现在的核准制,这将会给通信终端制造行业带来哪些变化?新一轮的投资过热现象是否又将出现?国内手机制造企业将如何面对新形势下的竞争?就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兴通讯手机事业部总经理何士友。

记者:手机生产核准制的实施,将会给整个手机制造行业

带来哪些变化?

何士友:从手机终端产业来看,核准制度能够营造一个比较好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的调控下,整个手机终端产业比原来一定会获得更好的发展。目前手机行业的投资风险仍很大,存在严重的供大于求现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而中国市场的容量每年是有限的。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手机厂商的毛利率在不断下降,有的企业还出现亏损,有的出现资金链断裂等现象,这些都预示着手机制造行业已经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而且已经进入饱和竞争阶段。从审批到核准制度,整个行业将在市场的调控下被重新洗牌。对有牌照但是研发能力不高,或者干脆用自己的牌照让别人贴牌的企业来讲,可以说是进入到寒冷的冬天;但真正有实力的厂商会最终留下来,对整个产业长远的良性发展有好处。

记者:国外对于手机生产的管理实行什么样的制度?

何士友:目前中国以外的手机制造厂商并不是很多,大多集中于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我所了解到的国外手机品牌管理,最主要的还是依据市场规则进行管理,政府出面对手机行业加以限制的强制措施还是比较少。关键的是政府要营造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投资。

记者:手机改变为核准制后,会不会出现投资过热现象?

何士友: 目前手机行业有围城的现象,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挤进来。从整体来讲,资金的投入出现聚集一定是看到了这个产业的投资回报。表面上我们看到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只有3.3亿左右,普及率在26%左右,和欧美60%-70%的普及率相比似乎增长空间很大,但是所有品牌的手机都在力争这个增长空间,包括海外许多发达国家的手机巨头在内。目前中国的市场需求和产能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中国每年手机的需求量在6000万-7000万部左右,而手机行业整体产能已经超过两亿多部,甚至更大,更多的企业都在向海外谋求发展,竞争已相当惨烈,我只能说这是市场驱动力带来的结果,已经代表着投资过热。

记者:许多原来的家电生产企业有意进入手机生产这一领域,与原来生产手机的企业相比,它们有何优势和劣势?

何士友:手机产品的技术中包括复杂的硬件制造和比较复杂的软件,家电产品仍属于制造领域的规模化生产,不需要更复杂的服务。而手机的使用必须要和运营商的网络结合起来,运营商整合这个产业的力度和倾向会越来越大,而且这种整合将是手机的研发、制造、销售渠道等各个层面的。传统家电行业厂商在生产制造、物流和渠道方面的优势,随着手机领域的技术研发水平不断提升,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其他技术的融合,一些在通信乃至手机研发领域没有长期积累的厂商,发展一定会遇到很多瓶颈,因为技术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记者:手机核准制后,对国外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和未进入中国市场的手机品牌的生产和销售会产生哪些影响?

何士友:在核准制度之前一些国外厂商在中国合资拿到牌照,进入中国市场,而另一些企业虽然在中国没有直接获得牌照,但是都在中国找到了间接的合作伙伴,他们事实上都已经进入到了国内市场,冲击对所有的品牌都是一样的。对国内品牌而言,实力弱小,没有技术基础的厂商受到的冲击会更大些。

问:中兴通讯将如何应对这一体制上的改变?

何士友:对中兴通讯而言,影响不能说一点没有,但也没有必要过分夸大,要看清我们的优劣势。我们的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坚持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和自主研发实力,通过合理的产品布局和全面的市场触角降低竞争风险。要强调的还是危机意识。总体来讲“核准制度”对行业里所有的参与者影响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如此,最终还是要凭实力说话。中兴在今年会努力拉大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力争进入国内手机市场的第一军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