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尊重自然 和谐发展

2005-03-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冯永锋 我有话说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人类该不该敬畏自然”这个话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院士与专家,环保界人士与普通市民,网民与网民间,争论激烈。争论达成了一个共识 只有尊重自然,才能和谐发展。

争论带动思考

“看到了吗 有一种议论认为,‘以人为本’就不需要敬畏自然 ”春节前记者

到中国农技协采访,副秘书长杨书宣突然问道。记者原本不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而后来发现,争论的风潮,已经波及了社会的许多角落。

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是这次辩论的“深度参与者”。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不管怎么样,至少有很多人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了。有人说我们搞环保的太激进,但比起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来说,我们的激进仍旧不够。许多人口头上说得多,具体的补救、缓解措施很少,即使有些,落实起来也非常难。过去很多人不思考,现在,这样的争论也许是个触动。”

北京绿家园志愿者召集人汪永晨说 “人类本是自然界的一员。我并不想狭隘地说‘担心大自然报复’,大自然不会心胸那么狭窄,它容忍了很多我们人类因无知而犯的错误。但是如果把自然比喻成我们人类的躯体的话,它当然会生病。大自然现在被人类糟蹋而病得不轻了,我们应当及早实施补救之术。希望这场争论有助于帮助大自然康复。”

敬畏自然应偏重于“敬”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韩德民说,就现代文明的实际发展状况而言,特别是就当代中国太多无所畏惧的普遍性心理现实而言,我认为,“敬畏自然”的口号,是值得充分肯定并大力予以宣传的。现代社会重新引起注目的“敬畏自然”口号,与早期社会“敬畏自然”的心理事实,这二者之间存在重要区别。早期人类实践能力有限,面对来自环境和其他物种的压力,往往陷入无所作为的惶惑之中。这个时期的所谓“敬畏自然”,主要是一种“畏”的心理态度。

但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将近代科学的合理性泛化、绝对化的唯科学主义倾向。这种倾向有两个突出特点,那就是相信科学能够最终解决人类生存领域的全部问题,同时相信科学之外没有真理和意义可言。对科学的这种事实上是非科学的信仰,助长了人类面对自然的狂妄。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根据自己一时一地的所谓科学认识,对自然与社会进行征服和改造。这种一时一地的所谓科学认识,代表了特定角度的合理性,却可能违背了自然与人的大系统的运行规律的总体上的合理性,从而在带来短暂收益的同时,可能引发难以预见的长期灾难。

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反省人类理性的限度,反省科学的限度。人类理性之上、科学之外的合理性是什么 这种合理性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作为人类之母的自然存在本身的尊严。承认这种自然的尊严,人类需要对自身理性的反省,需要自律,需要面对自然必要的谦恭。这就是现代社会“敬畏自然”的口号的真实内涵。和古人“敬畏自然”相比,现代社会“敬畏自然”启示的,更多是一种主动性的观念自觉,是一种超越虚妄之上的更成熟的主体自信,由“畏”走向“敬”,由“征服”走向“和平共处”。人与自然共存的世界,应当和谐健康发展。

从修正观念误区着手

著名环保作家唐锡阳先生已经七十五岁了,他花了二十多天,在春节前后写了一篇长达一万多字的文章,标题叫“尊重自然是现代生态学的一面旗帜”。他把“敬畏自然”换成了“尊重自然”,使人们更容易接受。

人类在认识自然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唐锡阳先生用大量“清风徐来”的文字对这些误区进行了耐心的修正。他说 “伟大诗人李白说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话可能是抒发他自己的感情,天生我李白,就应该是有用的;也可以说,天生我们人类,就应该是有用的;我觉得还可以引申一步,天生动物,天生植物,天生所有生命,都是有用的。它们的存在,就说明有用。我们有些人也说‘有用’,一看到森林,就想到木材;一看到河流,就想到发电;一看到草原,就想到牛羊肉和羊绒衫;一看到动物,就想到能不能吃,能不能用,能不能入药。不是这样想不对,而是光这样想就太狭隘了,客观世界要复杂得多。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 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生态系统必须保持循环,必须控制在可能承载的范围内,必须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平衡。这些都是客观的规律,如果我们要保护人类的生命和人类的利益,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