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了考生利益

2005-03-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振国 通讯员 杜汉生 龙文燕 我有话说

招生考试类期刊到底该怎么走,还能走多远?作为招生考试类期刊的一员,《湖北招生考试》也曾在这种追问中被冲击被震撼,他们高扬“考生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旗帜,面向市场走出自己的路。迄今已历时七年。此间,他们在直面挑战中拓展市场,在主动出击中将“蛋糕”越做越大,一跃成为全国招生考试媒体知名品牌。

明确期刊定位《湖北招生考试》创刊之初,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就确定了“为考生服务,为招生考试工作服务”的办刊宗旨。在七年的办刊历程中,他们始终坚持以宣传招生考试政策、解析招生考试规则、发布招生考试信息、展示招生考试成果、研究招生考试理论、开展招生考试辅导为己任,始终把政治的坚定性、政策的严肃性、文化的先进性和内容的科学性置于首位。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换;但是,高等教育仍然是紧缺资源,高等教育的竞争导致人们对高等教育信息的需求仍然十分迫切。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依靠自身的优势,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层层筛选、过滤,为考生提供及时、准确、真实的信息、背景、资料及应对方略,力求为考生节约大量的时间,一言以蔽之,“给考生一个支点”,帮助其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湖北招生考试》的自我定位。

强化品牌战略品牌是市场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刊物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的完美统一。首先,竭力打造专栏品牌。创刊之初,《湖北招生考试》就开辟了“心理平台”,对考试心理进行理论研究,有针对性地调节考生心理。与此同时,还积极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合作,开展考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测评和干预工作。2003年,刊物又增设“高考宝典”专栏,刊登名校名师或高考专家撰写的高考学科考试辅导文章,这些文章包括命题趋势、考点分析、解题方法等内容,针对性强,知识含量高,深受考生欢迎。其次精心办好品牌专版。招生考试理论是招生考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不定期的《湖北招生考试论集》;2001年改为季刊《招生考试研究》,在国内首开招生考试理论研究专刊之先河;2002年,《湖北招生考试》将月刊改为半月刊,把《招生考试研究》并入《湖北招生考试》,在保持刊物原有的知识性和应用性特点的同时,增强刊物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建构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2004年,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推出以指导高考生高考作文为主要内容的双月刊《出彩作文》。作为一个专版,她以其知识性、指导性和实用性赢得了考生和家长的青睐,首期发行10万份。同时,他们积极开拓出版范围,目前,杂志社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感动》和《优雅人》系列期刊,倡导“高尚的情感”和“有文化品位的生活”,把关注的目光从招生考试扩大到整个社会,这是《湖北招生考试》在二次创业中的创新之举和有益探索。

探索考试理念考试在中国历史悠久,与考试相伴相生的考试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对考试文化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对考试事业和考试实践发展的促进。为发展考试事业,推进考试研究,丰富考试文化,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在办刊实践中提出了一些考试新理念、新观点和新思路。

一是首倡“自考校园文化”新理念。自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没有围墙的大学”在我国出现以来,与此相关的校园文化也随即得以蓬勃发展,1999年,《湖北招生考试》提出了“自考校园文化”的新理念:自考校园文化,是自学考试教育经过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共同精神、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的总和;它既是自学考试制度的产物,又是自学考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理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二是提出“学习改变命运”新观点。2000年初,全国考委表彰了30名“优秀自学应考者标兵”。为了再现优秀考生自学成才的真实历程,展示自学者顽强拼搏的精神风采,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受全国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编辑出版了报告文学集《学习改变命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学习改变命运”的新观点,为促进并引导更多的人走上自学之路提供了新的动力。目前,《学习改变命运》续集正在编辑出版之中。

三是提出“学术兴刊”新思路。2002年11月,《湖北招生考试》主办了“首届招生考试东湖论坛”。论坛由一个主论坛和9个分论坛组成,分别就2003年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讨论。2003年9月又协助华中师大考试中心成功主办了“两岸四地考试与社会发展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同探讨考试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2005年,是科举废除100周年,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与厦门大学一起,将举行系列国际学术研讨活动。学术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刊物的内涵,拓展和巩固了作者队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