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了祖国,为了大海

2005-03-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凌翔 我有话说

2005年1月20日,我国海洋科学界泰斗―――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曾呈奎在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辉煌历程后,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终身的海洋科学研究,离开了他的同事、学生和亲人。

他走了。寄托着海内外各界人士悼念和缅怀之情的唁电,雪片般飞到黄海之滨的中科

院海洋研究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说:“曾呈奎先生是我国海藻学奠基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他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的高尚品德将永垂青史。”国际著名藻类学家、澳大利亚亚太地区应用藻类学会乔安娜・琼斯博士在唁电中说:“曾呈奎是一位藻类学界的巨人,整个世界都要为他哀悼。”

人生抉择: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曾呈奎的一生颇有些传奇色彩。他1909年6月出生于福建厦门的一个华侨世家,1929年,他在厦门大学植物系学习时,当看到人们采集海藻为食,便萌生了“海洋农业”的想法。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对海藻的研究还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曾呈奎决心致力于海藻研究。为了掌握更多的海洋科学知识,填补我国在这一科研领域的空白。1940年曾呈奎漂洋过海到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藻类学、湖泊学和植物生理学。

1946年,37岁的曾呈奎已是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拥有优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由于他的出众才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国密执安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单位也都希望他去工作。但报效祖国,“沧海桑田”的理想,一直是他难以割舍的情结。这年12月,他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

曾呈奎回国后,受童第周之邀,到当时在青岛复校的山东大学任教授。于是,他一面教书育人,一面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在青岛解放前夕,曾呈奎是国民党政府所要争取到台湾去的科学家之一。当时,他远在厦门的夫人和三个子女已去了台湾,盼望着与他团圆。由于多年现实的教育,使他对国民党政府失去了信心,于是,他毅然留了下来,投身于新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从此他与家人天各一方。直到1975年,在他任副团长的新中国第一个科学家代表团访问美国时,才得以在美国与分别数十载的家人相见。

1956年,曾呈奎第一次向党组织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1966年曾呈奎的入党申请通过了基层党组织的讨论。就在他期待上级党组织批准之际,“文革”开始了,他被关进了“牛棚”。1980年1月8日,曾呈奎终于在古稀之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战略科学家:海带与“三次水产养殖浪潮”

“曾老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名战略科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相建海对曾呈奎的一生这样评价。

是的,曾呈奎从事海藻生物学研究70余年,在藻类的分类形态研究上发现了百余个新种,两个新属,一个新科,具体主持和领导了《中国海藻志》的编写,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藻类分类学家之一。

海带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但不是中国的产品。曾呈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把海带养殖原理研究,选定为新成立的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的研究方向之一,并主持和领导了这项重要的研究任务。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海带夏苗培育,海上施肥和南移栽培的巨大成功,随后中国的海带栽培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国海洋水产养殖业的领头产业。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国的人工栽培海带的总产量便已达到30万吨干品,是原产地日本和前苏联自然海带产量5万吨的6倍,从而震惊了世界藻类学界和水产养殖学界。

如果说是曾呈奎和同事们的海带栽培研究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水产养殖浪潮”,那么,正是在这个“浪潮”的推动下,才有了紫菜、裙带菜和龙须菜等其他海藻的栽培业在中国取得了成功并迅速发展的“第二次浪潮”;才有了后来动物性的贝类(贻贝和扇贝)养殖,虾类的养殖和鱼类的养殖业也首先在中国迅速大规模发展起来的“第三次浪潮”。

在发展海带栽培业取得进展的同时,曾呈奎和他的合作者还在1954年至1956年先后开展了琼胶、褐藻胶的提取加工方法的研究,组织完成了从马尾藻中提取褐藻胶的研究,开创了我国化学工业的新领域―――海藻化工工业。在此基础上,他还进一步开展了海藻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并将这些产品用于药品、食品和饲料生产,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褐藻胶生产国。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针对国际上少数科学家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曾呈奎将自己“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蓝色农业”的系统思想。1998年他以“走向21世纪的中国蓝色农业”为题组织和主持召开了第108届香山科学会议,进一步推动“蓝色农业”事业的发展。从那时起,我国沿海各省先后提出了科技兴海和建设海上强省的规划。到2000年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水养殖大国,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个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水产捕捞产量的国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