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走进千家万户,尤其为年轻人所喜爱。每逢春节、元旦等节日,用手机短信传递祝福已成为一种时尚。快捷、实惠的手机短信本来是高科技带给人们的一种享受,然而不少人也感到了它所带来的烦恼。
雷同短信让祝福不再温暖
“心到!意到 ……
今年的大年三十,手机短信声硬是没让李先生看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整个晚上他都不停地看短信、回短信,短信超过一定容量还得清空。李先生说,对于一些内容大同小异的手机短信,不回觉得不礼貌,回了又浪费时间和精力。因为忙着回短信,他虽然坐在电视机前,但不少好节目都没看成。据记者了解,以这样的方式度过除夕的大有人在。
垃圾短信让人无奈
“祝福短信”可说是好中有忧,“垃圾短信”则令人气愤。随着短信市场的逐步扩大,垃圾短信渐成燎原之势,传谣言、散黄毒、骗钱财等花招层出不穷。
“恭喜您中了我们公司举办的××活动的一等奖,请速与本公司联系,丰厚奖品等你拿!联系电话×××”。不少人大概都收到过类似的短信,虽然很少有人上当受骗,但这样的短信实在让人生厌。
如果说对于“广告短信”人们只要不去理会就没什么大碍的话,那么这样的“连环短信”则会给不少人带来精神压力:“新年到,祝福你全家健康。如果把这条信息转发给你8位好友,那么你的父母就会身体健康,千万不可拿父母的健康开玩笑!”一些市民对记者说,收到这样的“连环短信”就感到有些为难,如果照发,浪费时间、金钱不说,还给朋友带去负担;不发,又让人无法心安。
手机短信背后的隐患
据了解,江苏省今年春节期间江苏移动的短信总量为14.85亿条,江苏联通短信总量为8.98亿条。两家公司20多亿条短信的背后就是数亿元的收入。
手机短信市场的火爆却无法掩盖由于短信市场不规范所导致的问题。除了垃圾短信让人生厌外,短信还带来了扣费的不规范、经常延时和重复发送等问题。一位赵先生告诉记者,他没有定制过任何短信,可在一次打印话单时发现自己被扣了几个月的短信服务费用。经查询才知道是由于几个月前发过一次“隐身短信”,却不知道自己因此已开通了一项服务性短信业务。他气愤地表示,商家对于他无意中开通的业务没有任何提示,后来他也没有享受任何服务,这是一种欺诈。
有关法律界人士表示,由于短信的迅猛发展,法律法规的制定都无法跟上,使得短信市场的发展无法得到良性的监管。而又有一些人分析认为,网络运营商与短信服务商参与收入分成是造成费用被“暗扣”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如今乐于“埋头苦读”手机的人已为数不少,一些人甚至成“瘾”,这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