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种养,不但增加了上海
异地种养,也给他乡农民带去了新观念、新品种、新技术,使上海更好地服务全国。崇明蟹农在湖北、江西、青海等9个省、自治区安营扎寨,利用当地湖泊资源养殖崇明蟹,他们甚至选中了被誉为“新疆夏威夷”的博斯滕湖作为养殖基地,将长江口最优质的中华绒螯蟹苗养到新疆。南汇瓜农带着优质新品种和成熟的栽培技术,从苏浙向南走到海南,一路“播种”3万多亩。奉贤虾农把养虾基地建到了吐鲁番,不但教会了当地人养虾的技术,更结束了新疆没有对虾养殖的历史。
异地种养,还使更多优质廉价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上海市场,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如今上海人过了冬至,也能吃上甜瓜,这离不开沪郊农民在云南、海南等低纬度地区建立的瓜果种植基地。去年市场上鹅肥肝紧缺,上海慧锋畜禽养殖场在搞好自己生产和加工基地外,积极发展郎德鹅异地生产基地,与河南郑州市郊、江苏昆山花桥、浙江海盐武原镇等地区和单位达成鹅肝回收销售协议。近年来,海丰米业的产业基地已发展到江苏海安、建湖、泗洪、滨海、兴化等地,逾40多万亩土地,每年可为上海市场提供优质大米1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