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14日电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德国基尔实验室海洋地质中心今天向中国地质博物馆捐赠天然气水合物冷泉自生碳酸盐岩标本。这是我国国土上首次发现的海底“冷泉”喷溢形成的碳酸盐岩标本,也是国内博物馆首次收藏此类标本。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的温压条件下,由天然气与水分子结
捐赠给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这块标本是在200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德国“太阳号”科学考察船合作开展的南中国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中首次发现的,该碳酸盐岩由“冷泉”喷溢形成,是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重要证据。该矿区面积达430平方公里,被认为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自生碳酸盐岩区,其结壳最早形成于4.67万年前,且至今仍在释放甲烷气体。在此次中、德联合调查中采集到的冷泉自生碳盐岩标本,为我国南海存在天然气水合物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