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师德标兵、从教40年的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被誉为“我国新时期人民教师的楷模,是师德的表率”之一。林崇德以他对学生严慈相济的爱心,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和尊重。他先后送自己的16个研究生出国深造,其中15个学生都按时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对于大学生所肩负的国家责任和历史使命,林崇德教授有切身的体会。在日
“为建设祖国而读书”
林崇德教授如今已经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而早在他的中学时代,他曾经梦想着成为“新中国的詹天佑”,为人民共和国建设铁路、桥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少年时的林崇德努力学习数学、物理,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刻苦用功。而在报考大学志愿前,林崇德受到自己老师的感召,毅然决定选择“师范”作为自己的大学志愿,要以教育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最终,他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成为北师大教育系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他五年的大学生活中,林崇德只回过两次家,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专业学习上,经常是上午去精神病院作实习生,下午去北师大附小当义务辅导员。勤学用功给林崇德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他也成为大家公认的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正因为这样,当1979年,北师大要充实心理学科的时候,已经毕业14年、作了中学教师的林崇德被北师大“挖”了回来。此后20多年中,林崇德创建了心理学的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系统框架,提出了思维认知的结构观,揭示了儿童脑发展的机制;他培养了50多位博士,创建了北师大心理学研究所,使之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心理学研究机构;他主持的“学生思维品质实验班”在全国26个省的3000个学校设立了实验点;他领导的心理学一级学科在整体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
抚今追昔,林崇德教授告诉记者:没有当时为了建设祖国而读书的志向,没有学生时代扎扎实实的学习,他不可能取得现在的这些成就,也不可能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愿望。
“为提升中国的创造力而学习”
作为教师,林崇德认为:大学生首要的职责就是学习。而对于“学习”,林崇德教授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告诉记者:所谓“学生”,就是要“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技能,学生命的意义”。
因此,林崇德所谓的“学习”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文化、学知识了。他给当代大学生们提出了更富时代意义的“学习”概念、“学习”要求,那就是―――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创造能力。他认为,创造力的竞争,对于个人的前途、国家的命运,是根本性的。只有发挥创造精神,不守旧、不拘泥,才能真正提升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实力。
说到这里,已经64岁的林崇德教授恳切地告诉记者:为什么自近代以至上个世纪中叶,中国多次遭受列强欺凌,就是实力不如人,缺乏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国家经济不发达、国力不强大。现在的中国和平崛起,需要更充沛的创造力、更充足的创新拔尖人才,这些来自于哪里?就来自于我们的青年人、我们的大学生,来自他们创造性的学习和实践。
“中国的未来不能靠我这样的老头,得靠青年大学生们。”林崇德风趣地说。他一再强调:大学生正当青春年华、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是求知、创新的最佳年龄段,抓住这段时间,好好地学习,就是为未来作准备、作投资。大学生们应该牢记的一点就是:现在的刻苦学习、培养个人创造力,就是为提升中国的创造力积蓄根本,为祖国的发达、富强奠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