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解释工作,就是从地震勘探获得的“X光片”中,分析哪里有油,哪里没油。然后,根据分析成图,再确定打井的位置。而打探井的风险极高,一口井打完而不见油,是常事。
首战告捷,中国石油赢得了主动权
1996年11月,非洲项目进行国际招标。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与11家国际知名公司参加了竞标。中标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决定走合作开发之路,选择三家国外石油公司,组建了联合公司。
1997年7月,苏永地第一次踏上非洲这片土地,成为有关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当时,国外一家石油公司总裁曾断言:“把这个项目交给中国石油是个错误选择。”这话激发了苏永地的民族自尊心,他深知自己的第一仗代表着国家形象。他争分夺秒地投入了工作。
非洲ABD区是陆相断块,依靠多年在类似的油田研究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熟练掌握地震交互解释软件的优势,苏永地和他的课题组成员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迅速地完成了三维地震解释工作,编制出了5层构造图。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工作量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毕竟是首次国际合作。联合公司和三家伙伴公司进行了多层次构造成图。根据各家拿出的构造成图,联合公司第一轮探井陆续部署实施开钻。一家合作公司专家确定的预探井接连失利两口。一家合作公司专家确定的两口预探井失利一口。
苏永地前后提出的9口预探井,口口出油,成功率100%。
首战告捷,中国石油赢得了主动权;首战告捷,使所有合作方公正对待中国石油,他们必须对中国石油的技术实力重新认识;首战告捷后,苏永地被点名调入联合公司勘探部。苏永地的名字开始成为一种符号,他奠定了自己在勘探部的技术权威地位。
“以后凡是苏永地作的构造图一律免检。”这在严格按程序办事的联合公司至今也是惟一的。勘探部规定,以后不管哪一方定的井位,都交苏永地审查。
从最初的被忽视、怀疑,到被认可,直至受到尊重,由于苏永地的卓越表现,使中国石油的技术人员在联合公司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8年多来,苏永地确定预探井的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外方。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石油竞争的需要,毕业20年来,苏永地没有停止过对新理论新知识的不断学习。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开始学习含油气系统理论,逐步掌握了国际最先进的地质理论,并将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多年的勘探实践中,他除了精通地球物理技术,还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相关地质、测井等学科知识,能熟练驾驭多种计算机软件,遇到困难和问题,能够灵活运用不同方法去综合解决,这些在海外石油项目的科技攻关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非洲项目地处热带沙漠地区,环境艰苦,高温炎热,而且当地流行了马来热,随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长年在外,苏永地也欠下了大量的家庭情债。按规定,中方员工每三年就轮换回国,但因工作需要,苏永地在联合公司的作用突出,他至今已在那里工作了9个年头。
9年来,苏永地和同事们团结协作,为国家形象而拼搏。他参与完成了非洲ABD区块大部分地震资料的解释成图,精细解释了3万多公里的二维地震资料和1730平方公里的三维地震资料。到2004年底,他个人直接确定评价井15口,成功率100%;直接确定预探井41口,成功率超过了80%。在国际石油业,一般预探井成功率仅在30%左右。他确定井位所探明可采储量相当于项目总量的30%,占新发现储量的一半。
9年中,苏永地以自己超常的奉献和忘我的努力,获得了一系列荣誉:1999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2004年被国资委评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今年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看到苏永地的工作表现,国外一些石油公司以高薪和优厚条件聘请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我的事业就在中国石油!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苏永地参与完成的非洲ABD区高效勘探的技术与实践,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成果是一座里程碑,这是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技术在海外找油获得的成功和突破,它向世人证明,中国的石油勘探技术是过硬的,我们有能力站在世界石油科技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