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说过,“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这段话近来引发了广泛的解析和讨论,不少人甚至基于此把经济学分成了“穷人的经
以我的理解,他的真正意思是 我们要把经济学的普遍正确原理和穷人的特定约束条件结合起来,懂得了普遍正确原理才能结合好特定约束条件,懂得了特定约束条件才能结合好普遍正确原理。理论要联系实际,实际也会反作用于理论,二者相辅相成。穷人的经济学不是说普遍正确原理不适用于穷人,而是说一般意义上的约束条件不适用于穷人,要想使穷人脱贫致富就必须找准穷人的约束条件。穷人的经济学不是要另外为穷人建立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以“穷人”假设替代原来的“经济人”假设,而是要以现有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为穷人的脱贫致富找到恰当的支点。
由相关话题引起的“经济学到底是科学还是道德”的讨论近来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虽然关于经济学的属性的争议从经济学诞生以来就从没有停止过。有人坚持认为经济学属于道德范畴,有人坚持认为经济学属于科学范畴,由此产生了研究应然 应该怎么样 规范经济学与研究实然 实际是什么 实证经济学的分野。
从经济学的渊源流变来看,最初的经济学是从道德学和社会学的领域中分离出来的。因为经济学具有自身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所以最终独立出来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佼佼者。经济学在自身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探越深,甚至最后忘却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所以,一些经济学的“良心”(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就又重新把经济学和伦理学结合在了一起。经济学的“专业化悖论”就像潜在的症状一样必然会有表现出来的时候。
笔者认为,经济学在科学和道德之间,经济学的科学体现在它的事前客观性上,而经济学的道德则体现在它的事后主观性上。所谓事前是指经济学在不涉及处理任何具体事件的纯粹理论研究阶段,所谓事后是指用经济学的理论处理任何具体事件的阶段。当然,事前的科学性也有可能在事前就被道德性“俘获”(凡事总有例外),比如舒尔茨所批评的那些所谓的“有目的的研究”或者是“任务导向性的研究”,但是绝大数的理论研究 特别是纯理论研究 并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的。经济学中的普遍正确原理在和真实世界中的特定事件结合的过程中 特别是政策制定和决策的过程中 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权衡和取舍。只有在这个时候,也只是在这个时候,经济学才产生了道德问题,因为不同的权衡和取舍最终会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结果。的的确确,这个时候经济学看上去就有阶级立场和价值标准了,正如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老师琼・罗宾逊夫人所说:“重商主义者是海外贸易商的拥护者;重农主义者卫护地主的利益;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相信资本家(他们赚取利润,为的是进行再投资,扩大再生产);马克思把他们的论点倒转来为工人辩护;马歇尔站出来充当食利者 财富所有主,他们借款给生意人并从贷款利息中获得他们的收入 的战士”。在现实的利益冲突面前,事前的科学性往往“盖不过”事后的道德性,因为人既是理性的动物也是感性的动物。
但是,经济学并不是情感的奴隶,也不是舆论的俘虏,它还是用它的事前科学性(因果关系体系)来获得人们对它的尊重和支持。因为,经济学作为科学推理在不断前进和发展,而事后道德性毕竟掌握在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的手里。这也许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只颁发给经济理论研究者而不颁发给经济政策决策者的一个原因吧。米塞斯的话(大意如此)值得我们仔细回味 我们不能因为经济理论得出的答案与我们的实际情感和欲望不相符而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性并试图让其屈从于我们的价值取向。
无论如何,前述情况正是源于事前的科学性和事后的道德性,这从亚当・斯密分开来写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时就已开始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比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复杂和微妙得多。
经济学的科学性在于它拥有普遍正确的原理,这些普遍正确原理能够在科学推理的基础上不断前进,而科学推理的出发点是人类的理性行为。现代经济学尤其是主流经济学寻求在数学形式方面的完美和精彩并不能成为被批判的口实,理论就是理论,理论不是实践,科学不是生活。如果一个普遍正确的理论不能为约束条件留下“容身之地”,那么这个理论就是无法被证真也无法被证伪的。经济学上的普遍正确理论往往具有旺盛和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在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时显示了强大的威力,比如需求理论,比如货币理论,经济理论正是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主流经济学追求数学形式上的“天马行空”时最怕的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怕掉进特殊理论或套套逻辑的陷阱。
经济学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好的理论必定会在带有很大道德性的真实世界“一试高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济学中的普遍正确原理也离不开这个标准。但是普遍正确原理却有可能没有把握好真实世界的约束条件而“身败名裂”,这不能说是理论本身不正确,而只能说是约束条件没选准。理论世界的经济学高手未必是真实世界的经济学高手,因为真实世界的约束条件并不是学院派书生能够拿得准的。优秀的政策决策者的优势在于他能够把握当时的多种约束条件,从而能够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
经济学注定要在科学和道德之间徘徊,它在理论世界用科学性“乘风破浪”时,也可能在真实世界因道德性“触礁翻船”。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