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生连年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4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9.48%,再创新高。在人们的印象中,矿业大学专业性很强,又属艰苦行业,且地处非中心城市,它的毕业生能够受到用人单位的如此青睐,得益于学校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实施的“三大保障”举措。
―
―――打造高效的就业工作机制。矿大稳步推进“1234”工程,构建高效、快捷的就业工作机制: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校长担任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坚持加强“面向学生、面向用人单位”的服务,在毕业生中推行的“一对一”个体化指导;对用人单位推行一条龙“专场”服务;学校建立招生、培养、就业相联系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校、院、系”三级服务网络;坚持就业指导“四结合”,即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总体指导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团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就业指导与生涯辅导相结合。
“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提高了该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促进了毕业生充分就业。中国矿大每年从各专业毕业生中选取10%作为校外信息员,定期反馈毕业生就业后的有关信息;每年暑假选取10家企业开展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质量调查。通过以上途径所得的意见和建议均反馈至学校相关部门,及时地作出改进。
―――建设过硬的就业工作队伍。矿大上下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要帮助每一个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教育、指导每一个毕业生成功迈开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仅以200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例,他们共组织9支小分队,分赴11个省的40多个城市,走访用人单位近300家,共与15家省、市人才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为毕业生就业打开新领域;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2场,组织小型专场招聘会100多场,派人参加全国各地毕业生招聘会近30场,收集到的需求信息与毕业生人数比总体达到5.6:1;开设就业指导类课程3门,开办各类就业指导讲座20余场,接待毕业生个体咨询及网上答疑5000余人次。
一位毕业生给母校的就业网站留言:“回想起自己的就业经历,最难忘的是各位老师给了我真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