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子飚:“乡亲一句话,我干十九年”

2005-05-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武勤英 我有话说

张子飚,1954年生,吉林永吉县人,1982年毕业于吉林化工学院。32岁时开始玉米特强粉研究,自立项目,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先后投资328万元,19年如一日,钟情于玉米深加工。终于在2001年3月19日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2002年被国家五个部委联合批准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今年1月10日,首届平民致富经验交流大会在北京科

技会堂举行。散会后,会堂宾馆的918房间被来自安徽的、河南的、山东的庄稼汉们挤得水泄不通,有的干脆站在凳子上,向一位学者不像学者、农民不像农民的老人请教玉米深加工的经验。

激情

“乡亲随便一句话,把我支了19年”。一句平实质朴的话语,把大家都逗乐了。说这话的就是吉林市飚薪食品研究所所长张子飚。“这薪是柴火,飚是有风有火,具备燃烧三要素”。他一边递名片一边解释。他是学化工的,三句话不离本专业。

1986年,在吉林市科委工作的张子飚回乡探亲。永吉县大绥河乡是个山村,主要产品是玉米。在乡亲们眼里,张子飚是十里八乡恢复高考后第一个大学生,又在省城工作,是个人物。晚上,乡亲们围坐在他家的坑头上,诉说着卖粮难的问题。作为农民的儿子,张子飚深切地体会到,粮食卖不出去,就断了农民的生命线,买酱油醋靠它,孩子上学靠它。他还记得困难时期,娘给了他一把玉米粒,他竟一口生吞到肚子里。就在那天晚上,他夸下了海口 “我一定要把人们嫌弃的玉米转化成上等美食,摆在咱老百姓的餐桌上”。他第二天就返回省城,一头扎进图书馆,从此走上了一条19年没有回头的玉米食品科研之路。

好学

张子飚信奉的是干一生学一辈子。为了在食品行业有所作为,他以一个完全外行的身份,从头学起,大学食品专业本科的课程,他用一年半的时间全部学完。经过比较,他认识到,食物的好吃与否是由口感决定的,决定口感的又是淀粉的分子结构。他就从研究玉米的化学分子结构开始。玉米粉的分子结构确定后,全粉的干燥又遇到阻力。玉米粉含有多种亲水性热敏物料,60度开始糊化,110度开始炭化。3年多,经过上万次实验,还是解决不了这一难题。一次偶然的失误,他的手从酒精灯火焰上掠过,却一点没烧疼,而酒精灯中心火焰温度足有六七百度,他立即想到,温度高只要时间短就不会使物料炭化。经过8个月的努力,一台在300度高温下,3秒就能完成干燥,连续干燥几千吨也没有炭化点的新设备诞生了。但他不敢欢呼,不敢庆贺,他知道后面还有更大的困难等着他。

坚忍

创业者在别人眼里往往是不安分守己的人。当初张子飚何尝不想找个挂靠单位,由公家出钱,成果归单位。但多数人认为他是想入非非,不务正业。还有人说,不是学食品的人还要研究食品领域的尖端课题,国家那么多科研单位,如果能研究成早就研究成了,还等你干嘛。当时,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他投资,他就利用节假日,为乡镇企业搞技术服务,为创业积累了第一笔资金。

1993年,张子飚为了一心一意搞实验,正式向单位提出辞职。就在这一年,他投资6万4千元的设备无法达到工艺要求,退货已过保修期,他说这些钱如果买成大米能够全家吃150年以上。“我只往前想,把这些损失化作动力,更加发奋地去寻找新路子”。为了找到实验厂房,他到处看哪里有4根线入户的动力电,围绕吉林市郊,累计骑车行走了6000多里地。玉米特强粉的生产过程不像面粉,要经过12道工序,这全套的不锈钢生产设备都是张子飚个人投资研制的。为此,他出差坐硬坐,住在15元一宿的旅店。他把化工方面搞技术转让取得的回报全投在玉米特强粉上。

目前,张子飚研究的玉米特强粉已通过国家技术鉴定。成为口感好,纤维质不被破坏的“细粮”。家乡的父老再也不为老玉米发愁了。这个被人称为“个体户专家”的人由于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控制力,在全国“致富经”首届年会上搅起了一股燃烧的旋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