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看待名人在高校任职

2005-05-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专栏记者:王庆环 通讯员:李玉兰 本期策划:汪大勇、 我有话说
特邀嘉宾:

徐友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雷: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信息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

孙亚军:公司经理、家长

缘起

金庸受聘于浙江大学,曾经引起热烈的讨论。然而那只是一个开始,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聘来了周星驰,张铁林又当上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究竟是什么把高校和文化圈、演艺圈的名人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嘉宾,分别从经济、社会以及普通人的角度出发谈谈他们的看法。

名人为高校聚集了社会注意力

记者:聘请文化界、影视界名人、明星来高校任职任教,这个话题已经有很多人谈过,张教授,您是专门研究注意力经济的,也有这方面的专门著述,您对这个现象有什么看法?究竟是什么把高校和名人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张雷: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太多,导致区别重要与琐碎、正确与谬误越来越困难,也越来越重要,区别与筛选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拥有注意力资源的信息无疑在当中占有优势,而名人身上聚集和积累了大量的社会注意力,从注意力经济的角度看,聘请名人是高校在抢夺注意力资源。

记者:请您详细谈谈在注意力经济中,名人和明星处于一种什么位置。

张雷: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明星,其实现在我们也是这样,提到一个新片,总说是谁谁谁的新片,导演也好,演员也好,都是以名人为中心,这就是名人的地位。注意力经济时代最为有效的体制就是“名人体制”,所谓“名人体制”就是以名人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这种体系最早出现在演艺界,后来逐渐延伸到体育界,现在又迅速地向各行各业渗透:企业实施名企业家制度、律师楼实施名律师制度、医院实施名医制度、媒介实施名主持人制度、学校实施名师制度成为社会的常态。西方有位注意力经济学家认为,名人是注意力的“银行”,名人身上蕴藏着大量的社会注意力资源。任何一个单位,只要拥有名人就会给自身带来广泛的社会关注,从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

记者:我现在理解了高校为何需要名人,但是高校本身就是培养人的地方,他们为何不自己培养名人呢?毕竟,已经成名的名人们也都是在自己的领域内打拼出来的。

张雷:据我所知,不少学校也采取各种措施培养自己的“名家”,但严酷的竞争使不少高校领导意识到,仅仅靠自己培育还远远不够。一方面,在当今社会,事业有成的专家、学者要成为“名家”已经越来越难,因为有太多的“名人”在竞争我们的注意力,有太多的东西在稀释我们的注意力。在多变的社会,一个教授成为校内知名的教授都很困难,许多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校长是谁。另一方面,培养一位名家的成本也很高。人才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名人的周期太长,时不我待。相对而言,社会名人不仅“立等可取”,而且这些人通常都有极高的知名度,他们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也可以激发社会公众的热情,他们的到来会给学校带来大量的社会注意力资源。要知道,在公关业界新闻报道的价值是用广告宣传费的当量来计算的。金庸担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给这所学校带来的宣传报道机会是让人羡慕的,尽管对浙大的做法社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这种争议又带来了更多的关注。

高校需要名人来炒作吗

记者:名人确实可以带来足够多的注意力,但是很多高校已经非常有名了,称得上备受关注,按说,他们是不缺名气和注意力的,可为何他们还要拿名人来炒作自己呢?

徐友渔:是的,高校现在还没有到这种拼命吸引人的地步,不像卖电视的,必须拼命降价。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目前还是卖方市场,没有到要靠找个名人来做院长,以此来扩大生源的地步。另外,这样做也看不出来和学校的学生就业有什么关系。有人说,张铁林在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当院长,会不会给这里的学生带来更多的接触影视界的机会,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就业?这样的理由是无耻的,如果要是这样的话,北大经济学院应该请大企业家来做院长,政治方面的院系应该请政府官员来任教了。

孙亚军:我觉得这里不应该排除名人借高校炒作自己的可能性。其实这也是一种交易。对高校来说,通过名人的广告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对学校的关注,从而带来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收益。对名人来说,搭上高校这层关系,会提高自己的美誉度,从而获得自我认可和更多的社会认可。所以我觉得在这笔“生意”中,名人赚得比高校多。

记者:孙先生,如果您现在在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学校,您会不会把院长是不是名人作为一项考虑的内容?

孙亚军:我当然不会考虑这个了,我要考虑的是学校的水平和孩子学习的氛围。但是不可否认,通过这些名人,我确实知道了一些学校,比如作为北方人,我以前对南方的学校了解得很少,只知道暨南大学,但是现在提到暨大,就会想到他们还有一所艺术学院。

记者:看来高校还是赚取了一定的名声。但除了名声,现在人们还争论,名人到高校后能不能做好交给他们的教学工作。

徐友渔:有些名人受聘于大学,做得很好。比如,作家王安忆,她本身学历并不高,在复旦中文系讲课,就做得非常好,工作认真,很受学生欢迎;还有韩少功在湖南一所大学也做得挺好的。如果名人有能力胜任这个工作和教授这个称号,没人反对。金庸在浙大,如果他教创作课,那可能就很好,但是教历史,明显他是不够格的。我不支持一些高校聘请名人,但是也反对一听说聘请名人就跳起来批评。

客观看待名人在高校任职

记者:目前高校聘请名人任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此发展下去会对我们的生活或者说社会秩序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徐友渔:最大的、最严重的社会后果就是会给教育造成内伤,因为它有一个强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来说,学校一味追求强烈的名人效应,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只要拼命出名就可以了;对学校的教师来说,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的教授都没有当上院长,而一个外来的明星轻而易举就做了院长,对他们的冲击无疑是很大的。这种标准的改变,会对学校的学术评价体系造成很大的冲击,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家都拼命的想办法去出名,后果就很难说了。

张雷:大学是干什么的?培养人才。像我前面说的,这是一个信息海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面,人们对人才的定义也会发生重要的变化,名声将成为衡量人才价值的重要指标。大学的名声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自身注意力资本化的形式,另一方面是社会注意力的资本化。建立“名人体制”是学校把社会注意力资源转化为自身无形资产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在注意力竞争白热化的时代无疑是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

孙亚军:说实话,这种事情我们普通人只是听一下而已,现在老百姓对名人效应也是一种很平静的心态了,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电影明星,也不觉得怎么样。见得多了,也就习惯了。名人到高校任职,高校和名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公众心里也自有一把尺子。如果是双赢的局面,那么高校会选择,名人自然也会选择;如果对双方或者某一方没有促进作用,那么渐渐的也就不会有高校去聘请明星了。

记者:三位的意见看上去有些不合,但仔细分析一下,却是各有各的角度,这也是目前社会上为何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的原因。高校需要做大做强,聘请名人来增强知名度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聘来的名人又能胜任工作,更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强扭的瓜不甜”,怕就怕高校和名人在联姻时是一种“强扭”的关系。目前高校聘请名人任职还处在一个刚刚有苗头的阶段,这种阶段尤其需要高校自省这种方式可能带来的弊端,如果到了这种“强扭”在高校和名人中泛滥起来再反省,可能会对高校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