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600年前,郑和所率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航海技术的“舟师”七下西洋,所到之处推行睦邻友好政策,在和其他各国进行商贸往来的过程中,以诚相待,互惠互利
,促进亚非各国的文化交流,成为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郑和精神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成为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们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就是要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不辱使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优良传统,让年轻一代充分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航海史所做的重要贡献,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从今天起,本报开设“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专栏,宣传我国现代造船工业、远洋运输和海洋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介绍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遗迹遗址和各地国家级、省市级相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时报道全国及各地举办的相关纪念活动。
茫茫大洋中,既使是万吨巨轮,也只是风浪中的一叶扁舟。好奇的人们总想去探知大洋那头的世界,总想天涯若比邻。为了这个梦想,600年前,郑和的船队扬帆下西洋。虽然只是些木板帆船,但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当时的造船技艺,圆了中国人远征大洋的梦想。
如今,中国人的造船技艺与郑和时代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万吨、十万吨甚至几十万吨的钢铁巨轮也能建造,船舶已不仅仅只能运输固体的大豆、矿石,同样也能运送流动的原油和气态的燃料。
此消彼长的造船较量
人类的造船历史能追溯到7000年前,可近百年才是造船业腾飞的纪元。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汝敬勾勒了造船业的百年轨迹―――造船王国悄然转移,造船格局随波逐变
在19世纪前半期木质风帆海船为主的时代,美国凭借其森林资源丰富、木材成本低廉的优势,造船产量居世界之首。但从19世纪中期起,随着铁、钢机动海船逐步取代木质风帆船,英国利用其冶金技术和蒸汽机技术上的优势以及现代产业工人众多的有利条件,造船产量迅速提高,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而且保持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日本造船产量又超过英国而跃居世界之首,造船产量升至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而到了2002年,韩国的产量、成交量和手持订单量全面超过日本,在新世纪初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欧洲造船业已进入衰退阶段,而日本造船业也已进入成熟阶段的后期,韩国造船业则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后期,中国造船业刚进入成长阶段。世界造船业发展有一条规律 从先进工业化国家逐步向后起工业化国家转移,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本世纪头二十年,世界造船中心继续东移,造船格局将进一步演变,中国必将在下一轮的发展成为新的一极,而形成以韩、日、中三足鼎立为特征的世界造船多极格局。
中国时代将不再遥远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王荣生分析说,发展造船业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比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因为造船业一次性投入大;二是要有比较好的技术基础,造船是一个涉及技术门类广泛,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三是要有技术全面、熟练的产业队伍和各个层面的技术骨干。
目前中国正好具备这三个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海洋运输对船舶的需求持续增加。如一条15万吨的船,运送铁矿石从巴西运到中国,两个月一个来回,一年只能跑6趟,一年只能运90万吨,我国每年需要的2.02亿吨铁矿石,至少需要200多艘好望角型散货船参与运输。我国还是原油、粮食、氧化铝、工业盐的进口大国,据预测,未来10 15年,世界船舶市场年均需求为5000万载重吨,大大高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年均3700万载重吨,中国国内市场需求也将年均达到700万载重吨左右,所需船舶难以估量,造船业还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繁荣期。
我们已经生产过各类舰船,拥有建造国际先进水平的军船和民船的丰富经验。现在我国生产船舶的品种已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般散货船、油船、干货船发展到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品油船、化学品船、滚装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冷藏船、自卸船、大舱口多用途船、穿梭油船、浮式生产储油船、高速水翼客船、超大型油船等高附加值船,有了自己的品牌。“中国第一厂”江南造船厂开发建造的“中国江南型”散货船,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租船市场上挂牌交易的国际著名品牌。我国仅在“八五”期间,就新开发和设计了500种船型,生产船舶的品种性能开始向大型化、高新技术方向发展,增加了一批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船,具备了相当好的生产技术基础和科技研究力量。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钢质船厂仅20余家,职工不足2万人,全国钢质船舶的平均年造船量仅1万吨左右。而现在有10万造船大军,这些经验丰富、又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创造了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中国船舶工业在造船吨位方面已经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三位,2004年承接新船订单超过170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880万吨;手持订单达到370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7%……这些在以前看来都是一个个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今天都已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