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初夏的北京激情澎湃,刚刚送走出席“财富论坛”的企业家精英,又迎来了一批经济学界国际顶尖大师―――“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5月31日至6月1日在京隆重召开,“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博奕论大师约翰・纳什、福利经济学家罗伯特・福格
尔、计量经济学大师克莱夫・格兰杰等7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5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聚首北京,为北京发展把脉建言。他们除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与一批中国知名学者交流外,其间还分别参加系列活动,就各自领域的研究心得与中国企业家对话,与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中国学生互动。这些经济学大师们对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关注之情溢于言表,发自肺腑,将其过人的智慧、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思想融入演讲之中。论坛日前已经落幕,演讲内容媒体已有充分报道,本刊今日特编发这组学者观点和评述文章,它是中国经济学人在论坛之后咀嚼回味、沉淀思想的结晶,以期能为中国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学自身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
近年来,国内很多地区政府纷纷聘请“洋专家”担任经济顾问或来华讲学。5月30日北京市政府更是大手笔,一举邀请了7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另外5位世界知名经济学家齐聚北京。针对“洋专家”纷纷来华讲学的现象,国内舆论和理论界见仁见智,其中不乏反对之声,认为“洋专家”毕竟不了解中国的特殊情况,不如国内经济学家有本土优势,认为请“洋专家”过来,白白浪费时间财力。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诚然,本土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问题症结最有发言权。但笔者认为,“洋专家”的建议也并非无可取之处,毕竟经济学原理的普遍适用性早已被世界各国的实践所证实。中国改革开放推行市场经济距今不过二十几年,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来华讲学的这些老先生们大都搞了一辈子经济学,早已是个中高手。对很多问题都洞若观火,往往一下就能指出病因之所在。要知道,很多时候,旁观者往往能提出有启发性的见解,让当局者醍醐灌顶,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更为重要的是,“洋专家”讲学在观念更新层面上的意义比实际用途层面上的意义要大得多,反映出了我们对经济学科的日益重视。这在几千年来以农业为本、商人为“五蠹”之一的中国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让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真正起到资源配置中心的作用,根本解决办法还在于普及经济学知识,更新思想观念。只有当国人对自由竞争、比较优势、资源禀赋等等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真正了解并自觉运用时,市场经济赖以建立、维系和发展的诚信机制才有可能建立起来。
尽管每个国人都承认我们在经济发展上同发达国家存在着硬的差距,却很少有人能认识到我们同他们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软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讲,请“洋专家”来讲学,借助名人效应,让普通老百姓也逐渐认识和了解经济科学,这对经济学的普及也许能起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使经济学不再是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而成为普通老百姓真正理解并自觉运用的“下里巴人”式的实用工具。倘能如此,就将再也不会看到一方面是国内一些著名学者耄耋之年还在为中国的经济问题四处大声疾呼,另一方面却是应者寥寥众多国人漠然置之的令人痛心的局面了。
另外,正如国内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洋专家”频频出席中国举办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并不都是为了宣传中国的经济成就,而是为了更广泛深入准确地了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便更好地研究中国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多不同人的参与,更多声音的出现,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请来讲学的“洋专家”应该重质量而不在数量,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多虚心向那些真正具有国际主义风格和实事求是态度的“洋专家”求教。倘若各地相互攀比,“洋专家”越请越多,规格越来越高,就很可能出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李义平教授所担心的那种借请“洋专家”之名标榜自己,变相搞新的“形象工程”的歪风邪气。若如此,就有必要建立某种监督评价机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