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和国家的
卓越领导人。他在七十余年的奋斗中,对党和人民的历史性贡献是多方面的,在经济工作、党的建设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建树尤为突出。
在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编辑了陈云同志关于经济工作、党的建设、思想方法的论述摘编。重温这些论述,有助于我们增强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增强坚持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关于经济工作
1、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吃、穿、用,油、盐、柴、米,这是人民的大事。共产党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解决实际问题谈为人民服务,则是空话一句。
城乡交流是一件大事,要动员全党的力量去做。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就是为人民服务,不解决实际问题谈为人民服务,则是空话一句。
《一九五一年财经工作要点》(1951年4月4日),《陈云文选》第2卷第128页
要求国家企业的一切人员,首先是主管人员,认识到为人民服务的主要标志,是尽可能地合理地为国家节约资金,增加财富。
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关于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报告(1951年10月25日)
商业工作天天同人民群众打交道,管吃、穿、用,管油、盐、柴、米。不要看不起这些,这是人民的大事。我们共产党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做好商业工作》(1956年11月19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3页
现在我们面临着如何把革命成果巩固和发展下去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要安排好六亿多人民的生活,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3月7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210页
2、正确处理建设与民生的关系
保证必须民生,有余再搞建设。第一是吃饭,第二要建设。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平衡。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既要建设又要人民,这样的建设才是可靠的。
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
《做好商业工作》(1956年11月19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29页
民生和建设,应该是在照顾必须的最低限度的民生的条件下来搞建设。在物资的分配上,首先应该照顾到必须的民生的生产,保证必须民生(当然不是大吃大喝),有余再搞建设。这就是既要建设又要人民,这样的建设才是可靠的。
在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1次会议上的发言(1956年12月18日)
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像我们这样一个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
《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1957年1月18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52页
经济不摆在有吃有穿的基础上,我看建设是不稳固的。
《解决吃穿问题的主要办法》(1957年9月24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86页
要先生产,后基建;先挖潜、革新、改造,后新建。
《经济建设要脚踏实地》(1979年9月18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52页
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可以引起政治形势的不稳定。
《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1980年12月16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278页
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
《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1980年12月16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280页
人民的生活需要改善,可以改善,但改善的幅度要很好研究。还是那句话:从全局看,第一是吃饭,第二要建设。吃光用光,国家没有希望。吃了之后,还有余力搞生产建设,国家才有希望。只要把握住这一条就好。
《加强和改进经济计划工作》(1982年1月25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09页
3、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目前与长远的关系
局部服从全体、目前服从长远,树立整体思想。国家物力财力用得恰当,需要有全局观念。所谓恰当,就是迟用早用、多用少用、先用后用、缓用急用的问题解决得好。做经济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算大账也要算小账。既要保重点又要照顾一般。建设重点只能根据全局的长远的利益,经过综合平衡来确定。集中力量用于必要的地方,就可以办成几件大事。中央应该集中必须集中的权力,中央的政治权威要有中央的经济权威作基础。
为了战胜暂时的财政困难,在落后贫困的经济的基础上前进,必须尽可能地集中物力财力,加以统一使用。我们是有困难的,但是我们是有希望的。只要我们把力量集中起来,用于必要的地方,就完全可以办成几件大事。决不应该把眼光放得很小,凌凌乱乱地去办若干无计划的事。
《财经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觉性》(1950年2月13日),《陈云文选》第2卷第61页
财经部门的领导同志,应该首先觉悟,并要教育做财经工作的同志,认识局部服从全体、目前服从长远的原则,树立整体思想,避免陷入局部观念和本位主义。
《财经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觉性》(1950年2月13日),《陈云文选》第2卷第61页
国家的物力财力一定要用得恰当。所谓恰当,就是迟用、早用,多用、少用,先用、后用,缓用、急用的问题解决得好。这就需要有全局观念。
《财经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觉性》(1950年2月13日),《陈云文选》第2卷第62页
既要保证重点又要照顾一般。……既要照顾明年又要照顾长远。当前的生产和建设是重要的,决不能忽视。但是,也不能只顾眼前,不顾将来。
《落实钢铁指标问题》(1959年5月11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137页
做经济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算大账。同时,也要算小账。
《做好外贸工作》(1961年5月30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158页
保证重点项目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这是大革命、大建设,是从全局利益出发的。当然,地方上的小革命、小建设也要搞,但必须以大革命、大建设为主,这也就是局部服从全局。否则,不分大小,齐头并进,国家吃不消。
《实现党的十二大制定的战略目标的若干问题》(1982年12月2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18 319页
什么是重点?现在看,农业、能源、交通是重点,一批骨干企业的建设和改造是重点,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防治以及知识分子生活待遇的提高等等也是重点。这些是从整个国家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考虑的。重点只能由中央根据全局的长远的利益,经过综合平衡来确定。
《现代化建设和接班人培养问题》(1983年6月30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23页
中央的政治权威,要有中央的经济权威作基础。没有中央的经济权威,中央的政治权威是不巩固的。在经济活动中,中央应该集中必须集中的权力。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1988年10月8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66页
4、正确处理开源与节流的关系
所谓开源,就是发展经济。节流很重要,开源更重要。对支出用“削萝卜”的办法,对收入用“挤牛奶”的办法。
眼光要放在发展经济上。要注意节省开支,但更要注意增加收入。节流很重要,开源更重要。所谓开源,就是发展经济。
《目前财经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1949年8月15日),《陈云文选》第2卷第18页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之一,是全国财政开支、经济恢复所需现金的最大来源。为了完成征税工作,全国各大城市及各县的人民政府必须委任最好的干部担任税务局长。
《统一财政经济工作》(1950年3月3日),《陈云文选》第2卷第65 66页
对支出用“削萝卜”的办法,对收入用“挤牛奶”的办法,在财政和经济上都会有利。
《抗美援朝开始后财经工作的方针》(1950年11月15日),《陈云文选》第2卷第114 115页
5、统筹兼顾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
搞经济不讲综合平衡就寸步难移,一定要统筹兼顾。按比例是客观规律,国民经济能做到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速度。急于求成反而慢,这是多年的经验教训。搞好宏观控制,才有利于搞活微观。
搞经济工作,一定要多方考虑,统筹兼顾。
《调整公私关系和整顿税收》(1950年6月6日),《陈云文选》第2卷第98页
水利建设是治本的工作,是百年大计。
《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1951年5月16日),《陈云文选》第2卷第141页
我国因为经济落后,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去,因此,计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计划中要有带头的东西。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工业发展了,其他部门就一定得跟上。这样就不能不显得很吃力,很紧张。样样宽裕的平衡是不会有的,齐头并进是进不快的。但紧张决不能搞到平衡破裂的程度。
《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几点说明》(1954年6月30日),《陈云文选》第2卷第242页
中国人多,必须提倡节制生育。这是有关经济建设的大问题。现在粮食、布匹、学校等紧张,都与人口多而且增长快有关系。
《必须提倡节制生育》(1957年8月20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68页
按比例是客观规律,不按比例就一定搞不好。按照国内和国外的经验,生产一百万吨钢,就要相应地有近五万吨的有色金属;在有色金属中,铜、铝、铅、锌又有一定的比例,缺一样都不行,数量少了也不行。搞经济不讲综合平衡,就寸步难移。
《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3月7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211页
从长期来看,国民经济能做到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速度。
《关于财经工作给中央的信》(1979年3月14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248页
今后办厂必须把处理污染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防害于先,这是重大问题。
《经济建设必须尽早注意的两个问题》(1979年6月17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263页
搞建设,真正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搞下去就快,急于求成反而慢,这是多年来的经验教训。
《加强和改进经济计划工作》(1982年1月25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11页
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末,笼子就是国家计划。当然,“笼子”大小要适当,该多大就多大。经济活动不一定限于一个省、一个地区,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也可以跨省跨地区,甚至不一定限于国内,也可以跨国跨洲。
《实现党的十二大制定的战略目标的若干问题》(1982年12月2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20页
计划是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搞好宏观控制,才有利于搞活微观,做到活而不乱。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50页
从全局看,在几大平衡(指财政收支、银行信贷、物资供需和外汇收支的综合平衡―――编者注)中,最基本的,是财政平衡。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1988年10月8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66页
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水的问题的严重性。各级领导部门,尤其是经济、科技领导部门,应该把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治理污水和开发新水源放在不次于粮食、能源的重要位置上,并列入长远规划、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加以实施,以逐步扭转目前水资源危机的严重状况。
《从战略高度认识水的问题的严重性》(1990年6月6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75页
6、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
粮食定,天下定。“无粮则乱”,“无农不稳”。农业发展不起来,工业就很难发展。
扩大农副土产品的购销,不仅是农村问题,而且也是目前活跃中国经济的关键。半年来的财经工作完全证明,城市的繁荣是农村经济转动的结果。农副土产品卖出去了,就增加了农民的购买力,促进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减少或消灭城市的失业现象,城市购买力也跟着提高。工商业繁荣,又增加了国家的税收,减少了财政上的困难,物价更趋稳定。
《抗美援朝开始后财经工作的方针》(1950年11月27日),《陈云文选》第2卷第118页
发展农业仍然是头等大事。农业发展不起来,工业就很难发展。
《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1951年5月16日),《陈云文选》第2卷第143页
粮食定,天下定;粮食紧,市场紧。
《给中央财经小组各同志的信》(1959年4月),《陈云文选》第3卷第125页
发展乡镇企业是必要的。问题是“无工不富”的声音大大超过了“无农不稳”。十亿人口吃饭穿衣,是我国一大经济问题,也是一大政治问题。“无粮则乱”,这件事不能小看就是了。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50页
7、探索和倡导经济体制改革
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都是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而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忽视市场和价值规律,不是企业家办经济。打破闭关自守的政策是正确的,借些不吃亏的外债和引进有利的技术是必要的。现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意义不下于五十年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资本主义生产是无政府状态,在大范围内不合理,在小范围内是合理的。社会主义生产,在大范围内合理,在小范围内还有不合理。我们要做到在大范围内合理和小范围内也合理。
在七位公股代表座谈会上关于公私合营工业工作的讲话(1956年7月23日)
苏联十月革命后,市场完全死了。我们今天也把市场搞得很死。若不注意解决这一问题,天下就会大乱。
关于工商业改造组织形式的谈话记录(1956年8月23日)
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所谓市场调节,就是按价值规律调节,在经济生活的某些方面可以用“无政府”、“盲目”生产的办法来加以调节。现在的计划太死,包括的东西太多,结果必然出现缺少市场自动调节的部分。
《计划与市场问题》(1979年3月8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244 245页
忽视了市场调节部分的另一后果是,同志们对价值规律的忽视,即思想上没有“利润”这个概念。这是大少爷办经济,不是企业家办经济。
《计划与市场问题》(1979年3月8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246页
“资金不够,可以借外债”。这是打破闭关自守以后的新形势。愿意借外债给我们的国家纷纷到来。打破闭关自守的政策是正确的。今后在自力更生为主的条件下,还可以借些不吃亏的外债。引进有利的技术,也是必要的。
《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1980年12月16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276页
特区要办,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力求使特区办好。
对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试办经济特区的初步总结》的批语(1982年10月30日)
系统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一九八一年我曾说过,这个改革的意义,不下于五十年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对工商业的改造是要消灭剥削,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则是要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大锅饭”实质上也是不干活的人占有干活的人的劳动成果,打破这个“大锅饭”,将会大大调动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进行四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我国的生产力获得一次新的大解放。
《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的书面发言》(1984年10月20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37页
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农村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总方向是正确的,具体的步骤措施,正在探索中。要走一步看一步,随时总结经验,坚持把改革搞好。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50页
(二)关于党的建设
1、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
共产党员应该确定自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的革命人生观。在任何威胁任何利诱面前,共产党员都不能动摇自己的立场。我们的功劳就是适合老百姓的要求做了一点事,如此而已,一点不能骄傲。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执政党要有好的党风,要提高共产党员的素质。
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无产阶级有组织的部队,正是因为它的党员都有着高度的政治觉悟,对革命有无限忠诚和责任心,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
《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1939年5月23日),《陈云文选》第1卷第128页
一个愿意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不仅应该为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任务而奋斗,而且应该确定自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的革命的人生观。
《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1939年5月30日),《陈云文选》第1卷第137页
每个党员必须对于民族、对于革命、对于本阶级、对于党,表示无限的忠诚,把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革命的、本阶级的和党的利益。
《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1939年5月30日),《陈云文选》第1卷第138页
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还表现在对于革命利益严肃的立场上面,对于一切为国为民的事业,应该始终不变地坚持自己的立场。任何威胁,任何利诱,都不能动摇自己的立场。谁要是放弃了革命的和党的立场,谁就丧失了共产党员的资格。
《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1939年5月30日),《陈云文选》第1卷第142页
我们的功劳是哪里来的?头一件,老百姓要革命。我们是党员,在党的领导下,适合老百姓的要求,做了一点事,如此而已,一点不能骄傲。
《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1945年5月9日),《陈云文选》第1卷第296页
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题词(1984年)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关键是执政党要有好的党风。要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共产党员的素质。
《两个文明要一起抓》(1985年6月29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48页
2、坚持民主集中制
只有民主才能集中,多交换意见反而容易集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各种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不同意见。如果没有不同意见,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如果大家都不说话,那就天下不妙。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成大事,社会也无法稳定。
不民主,只集中,必然愈不能集中;多交换意见,反而容易集中。
《健全党内生活》(1947年4月22日),《陈云文选》第1卷第347页
只有通气,才能团结;只有民主,才能集中。
《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1962年2月8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187页
民主是必须的,守法也是必须的,没有这两条,我们一事无成。
《在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3月25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257页
不怕人家讲错话,就怕人家不说话。讲错话不要紧,要是开起会来,大家都不说话,那就天下不妙。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1982年12月31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275页
在各级领导班子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各种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不同意见。要照党章办事,不要一个人说了算。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53页
如果没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吸收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1990年1月24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72页
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成大事,社会也无法稳定。
《要维护和加强党中央的权威》(1994年2月9日),《陈云文选》第3卷第380页
3、培养和使用干部
我们用干部要五湖四海,再加一个德才兼备,这是提拔干部的大方针。干部政策,就是用人之道,就是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用人要用他的长处,使长处得到发展而短处得到克服。领导工作的能力,要从实际工作中成长起来。革命不能论资排队,后来的可以居上。
干部政策,拿俗话来讲,就是用人之道。……我现在来讲干部政策,只想用十二个字,分成四个问题来解释 第一,了解人;第二,气量大;第三,用得好;第四,爱护人。
《论干部政策》 1938年9月 ,《陈云文选》第1卷第109页用人就是用他的长处,使他的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克服。《论干部政策》 1938年9月 ,《陈云文选》第1卷第111页领导工作的能力要从下层的实际工作中生长起来。
《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 1939年5月23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125页
使用人才是件大工作,班子配齐才能唱好戏。
《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 1942年10月7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261页
革命是不能论资排队的,后来的可以居上。
《在西北局高干会上的讲话》 1942年11月16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266页
选干部,首先要看德,有才缺德的人不能用。同中共中央党校校长王震的谈话 1982年9月23日
干部队伍保持梯队的结构,可以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1985年9月23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349页
我们用干部,要五湖四海,平常不熟悉的干部也要用。就地取材是很重要的一条原则。五湖四海,再加一个德才兼备,这是我们提拔干部的大方针。
《调查研究和党内民主生活制度问题》 1987年1月16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359页
4、严守党的纪律
无产阶级政党是一个最有纪律的党,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不能巩固自己。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我们党的铁的纪律。党内不准有不遵守纪律的“特殊人物”、“特殊组织”。
党内不准有不遵守纪律的“特殊人物”、“特殊组织”。遵守纪律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要与党内一切破坏党纪的倾向作斗争,但尤贵于与自己破坏党纪的倾向作斗争。
《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 1939年5月23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126页
只有有组织和统一才是我们的武器,才是我们的力量。要保障我们的党能有组织和统一,这就需要有严格的纪律。
《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 1939年5月23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127页
无产阶级政党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不能巩固自己,团结群众,坚持斗争,战胜强敌。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1940年3月19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195页
纪律与自由,是矛盾的统一。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是一个最有纪律的党,也是一个最讲民主、最讲自由的党。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1940年3月19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197 198页
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四个服从”是一个也不能少的。这是我们党的铁的纪律,也是健全党内生活、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有力武器。
《健全党内生活》 1947年4月22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348页
5、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共产党要处处依靠群众,应该时刻注意为群众谋福利。对利用职权谋私利的歪风如果不加制止,就会破坏党的风气而使党丧失民心。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将无敌于天下。要提倡坚持原则,提倡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
当权的党容易只是向群众要东西,而忘记也要给群众很多的东西。如果真是那样,群众就会把我们看成强迫摊派的命令机关。所以,我们不应该只知道向群众要东西,更应该时刻注意为群众谋福利。
《陕甘宁边区的群众工作》 1939年12月10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173页
共产党要处处依靠群众。先了解群众,帮助群众,群众才能帮助我们。
《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 1940年11月29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213页
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
《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 1945年5月9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291页
只要有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条,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我们共产党就将无敌于天下。
《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 1962年2月8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187页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1980年11月 ,《陈云文选》第3卷第273页
要提倡坚持原则,提倡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1982年6月24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274页
对于利用职权谋私利的人,如果不给以严厉的打击,对这股歪风如果不加制止,或制止不力,就会败坏党的风气,使党丧失民心。
《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发言》 1983年10月12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331 332页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1984年10月17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275页
(三)关于思想方法
1、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我们犯错误,就是因为不根据客观事实办事。真正的理论归根到底是来自实际,而不是来自书本。创造性必须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否则就会华而不实。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我的体会就是十五个字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要把我们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使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
真正的理论,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逐渐深刻地领会,因为理论是实际的反映,归根到底是来自实际,而不是来自书本。
《到什么地方学习》 1942年3月24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252页
我们要决定政策,就要研究情况,用脑筋去想问题,如果自己脑子里所想的是主观主义的,和实际情况不相符,那就会犯错误。
《在西北局高干会上的讲话》 1942年11月16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268页
创造性必须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否则就会华而不实,不能真正地前进。
《保证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的几个重要问题》 1958年12月26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113页
我们犯错误,就是因为不根据客观事实办事。但犯错误的人,并不都是没有一点事实根据的,而是把片面当成了全面。
《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 1962年2月8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189页
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
《坚持按比例原则调整国民经济》 1979年3月21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250页
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使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
《身负重任和学习哲学》 1987年7月17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360页
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当时我的体会就是十五个字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1990年1月24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371 372页
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1990年1月24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371页
2、调查研究
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难点在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不忙于决定对策而首先了解情况,这才不是本末倒置。人之所以犯错误都是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匆忙地决定对策,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领导干部搞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亲自率工作组或派工作组下乡下厂,另一种是通过敢讲真话的知心朋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经常听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呼声。
不忙于决定对策,而首先了解情况,这才不是本末倒置。
《怎样才能少犯错误》 1947年2月7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343页
人之所以犯错误,都是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匆忙地决定对策,主观与客观相脱离。
《怎样才能少犯错误》 1947年2月7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343页
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
《做好商业工作》 1956年11月19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34页
难者在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
《加强商业工作的政治观点、群众观点和生产观点》 1957年1月9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46页
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
《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 1962年2月8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189页
建议书记处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事先要调查研究,要准备好方案,而且要准备两个方案,不要只准备一个方案。
《调查研究和党内民主生活制度问题》 1987年1月16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358页
搞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亲自率工作组或派工作组下乡、下厂,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另一种是每个高中级领导干部都有敢讲真话的知心朋友和身边工作人员,通过他们可以经常听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呼声。后一种调查研究,有“真、快、广”的特点。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1990年1月24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372页
3、“踱方步”考虑战略性问题
上层机构要有人专心考虑大问题,要有这样的战略家。我们应该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踱方步”,考虑战略性的问题。
过去旧商人中,有一种头戴瓜皮帽、手拿水烟袋的,他们专门考虑“战略性问题”,比如什么货缺,应该什么时候进什么货。我们县商店的经理一天忙得要死,晚上还要算账到十二点,要货时,再开夜车临时凑。看来,我们的县商店,也应该有踱方步专门考虑“战略性问题”的人。
《要使用资方人员》 1956年7月21日 ,《陈云文选》第2卷第334 335页
我们应该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要上屋顶,不要老呆在地下室。
《做好商业工作》 1956年11月19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33页
上层机构要有人专心考虑大问题。我过去讲,“瓜皮帽,水烟袋”,旧商人中有一种人专门考虑“战略性问题”。我们现在的经济机关,不大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要有这样的战略家。计委就是要管这样的事情,有先有后,有重有轻。哪是重点,哪是轻点;哪些先办,哪些后办,这些问题计委要考虑。
《加强和改进经济计划工作》 1982年1月25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310页
要拿出一定时间“踱方步”,考虑战略性的问题。《工作要抓实》 1990年6月6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377页
4、“摸着石头过河”
工作部署慎重一点、看得准一点、解决得好一点,比轻举妄动、早动乱动好得多。宁肯稳稳当当而慢一点,不可毛毛草草而发生错误,处理全国经济问题更须注意这一点。新发展要从旧阵地出发,做大事都是从做小事开始的。我们的改革步子要稳,要从试点着手并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
新发展要从旧阵地出发。
《学会领导方法》 1940年12月23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220页
做大事都是从做小事开始的。
《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 1942年10月7日 ,《陈云文选》第1卷第258页
稳当一些,要多想一想,多请示一下。这样慢了一些,有点损失。但这比冒冒失失犯了错误哪一样好?宁可稳当一些,不要冒冒失失。
在准备接收沈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1948年10月28日
办法也应该稳妥,这叫摸着石头过河。搞急了是要出毛病的。毛毛草草而发生错误和稳稳当当而慢一点相比较,我们宁可采取后者。尤其是处理全国经济问题,更须注意这点。
《做好工商联工作》 1951年7月20日 ,《陈云文选》第2卷第152页
我们的工作部署,要反复考虑,看得很准,典型试验,逐步推广,稳扎稳打。慎重一点,看得准一点,解决得好一点,比轻举妄动、早动乱动好得多。
《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 1962年2月26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206页
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
《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 1980年12月16日 ,《陈云文选》第3卷第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