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汉们受到款待
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游学印度是为了索取真经,他们靠沿途施舍;古代儒士步行千里,游学四方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经主张,他们是挟资而行;而在德国手工业行业的历
在德国,铁匠和木工属于最古老的手工业职业,当初人们在掌握一门手工技术后就要出门去找活干。从12世纪开始,这两个行业的学徒工在学完专业知识后必须远离家乡进行游学,在外工作锻炼三年后才能回到故乡成为师傅。据说《圣经》中耶稣的养父就是一名木工,他曾周游列国,既掌握了木工手艺也学到不少其他方面的知识,耶稣受养父言传身教,受益匪浅。18世纪时木工行业的游学形成规模,而且有了严格的行规。
那时一个男孩拜师学艺几年后,就要准备出门游学。在出发的这一天早上同行们将为出行者举行隆重的游学仪式。大家先把出游汉象征性地抬到所在城市的边界上,然后打开汽酒为其送行。家长、亲友和同行目送出行者离开家乡。游学汉必须身着传统的服装:戴黑帽子,穿戴花边和泡泡袖的衬衫和黑色马甲。他们随身只背一个水壶,一个装干粮的袋子和简单的行李,手里还要拿上一根游学棍。第一天师傅会带你走上一程,教你如何找工作和与人打交道。此后游学汉要全靠自己的本领“混吃混喝”。游学汉去什么地方没有规定,但一定要距离家50公里以外,在满三年零一天后才可踏入家乡的地界,并进入家门。如果游学汉坚持不下来,行业首领会教训其父亲一番,并对破坏行规的游学汉进行惩罚,没有完成游学的学徒不但不能成为师傅,而且5年内不能从事木工工作。当时谁没有按规定完成游学,就等于丧失了信誉。游学汉漫无边际地行走,看到哪家正在盖房,他就会走上去,申请帮忙。而主人一般都会高兴地雇用他。游学汉劳动不收取费用,只需雇佣方提供食宿,但实际上,主人在游学汉临走前都会给他一些钱粮。柏林手工协会的瓦尔德科先生介绍说,按传统规定,盖房的主人在工地上把扎好的花环绑在一个椅子上,游学汉要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手巾挂在花环上,而主人在完工后往往用手巾包满食品作为游学汉路上盘缠。游学汉戴的帽子是职业灵魂的象征,任何时候它都不能离身,不论是吃饭、睡觉、去教堂或干活中。游学汉一般不进行化缘,但由于并不是每天都能找到工作,如果饥饿难忍时,他们也会给餐馆的老板讲些游学路上的轶闻趣事,以换取些面包果腹。通常老百姓见到游学汉也愿意慷慨解囊。
到20世纪60 70年代,游学传统几近消亡。据柏林手工业协会的数据,那时在德国一年最多不超过20人。上世纪90年代后游学行业开始时髦起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德国目前有四个游学协会,成员700多人。这些协会除了沿袭传统的行规外,还制定了许多新的规定。如参加游学汉协会的人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不能结婚、不能有孩子、不能负债。在游学中必须放弃任何奢侈行为、不能乘坐机动车、不能使用手机等。游学汉不允许弄虚作假,他们随身要带一本游学日记,记录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如在什么地方找到工作,什么样的工作,在那里工作了多长时间,离开一个城市时要由当地警察局提供相关证明。协会有关人员负责检查游学日记,如果发现实际情况与本人记述不一致时,游学汉要受到相应惩罚。
游学汉每到一个城市,都要拜访该市政府,并在游学日记上盖上当地政府公章,这点有些像中国唐僧取经路过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到皇宫获取关文一样。如果市长本人有时间均会亲自出面接见游学汉,捐赠一些路费盘缠并预祝一路顺风。
在德国有关游学的歌曲很多,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歌中唱到:“我们是游学汉,我们无忧无虑,游历四方,快活永远”。而实际上游学汉的生活并不是无忧无虑,他们要为自己每天的吃住行担忧,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到另一地方,不但远离他乡,而且朝不保夕,只有找到工作才能保证不饿肚子。
近年来不但游学人数增加,而且游学的地域也在扩大。游学汉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国,而开始周游世界。据说在中国偶尔也会见到穿着黑衣裤的欧洲游学青年。柏林手工业协会的一个小伙子刚刚游学回来。这位27岁的年轻人三年里走遍法国、西班牙、丹麦和奥地利。他不光做木工活,而是有活就干,如他经常到教堂的草坪上剪草。当问到他游学的收获时,他谈到,在三年的游学中他学会了谦逊、节俭、勤劳,报答他人与帮助别人,而且更加热爱大自然。
游学汉具有良好的素质,他们一般不进行乞讨,而是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吃饭,当然如果有人慷慨资助,他们也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