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该怎么称呼你

2005-06-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专栏记者:高平 本期策划:夏桂廉 王保纯 我有话说
特邀嘉宾:

李树新(内蒙古大学教授)
余家骥(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
冯军胜(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编审)

缘起

平时我们常会遇到不知道该如何得体地称呼对方的尴尬事,往往要问:“我该如何称呼你?”在宾馆、饭店、商场等公共场合,面对服务员或其他工作人员,不知道叫什么好。过去称呼“同志”、“小姐”很得体,可现在这样称呼人家不愉快。“称谓词”的变迁,与时代发展和社会文化变化息息相关,也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李树新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以汉语社交称谓词的嬗变和当今社会面临的称谓困惑现象为切入点,对汉语称谓词的使用和称谓原则进行了专题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化解“我该怎么称呼你”的“称谓尴尬”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称谓困境影响社会交往

主持人:在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感到不知该如何得体地称呼别人,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请问,应该怎样看待这种不好称呼现象?

余家骥:不好称呼的现象的确存在。如称呼一个叫张志刚的处长为“张志刚处长”、“张志刚同志”,语气郑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但相对来说,这种称呼缺乏亲切感。如果称呼他为“志刚”或“老张”、“小张”,语气亲切了,但尊重、郑重程度又大大降低了。同样,一个人由于职务或身份的改变,特别是由你原来的下级变成现在的上级,双方都可能会感到难于选择一个合适的称呼,让人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在日常交际中,人们普遍感到选择称谓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给交际带来障碍。

冯军胜:说话人在使用了称谓词后没有得到听话人的认可,听话人或其他听话人针对说话人提出称谓建议,纠正说话人的不当称谓,这也是不好称呼的一种表现。称谓方式被别人否定,总担心自己所用的称谓是否被别人愉快接受,已经成为人们社交场合的一种心理负担。

李树新:称谓词选择颇费斟酌可以定义为“称谓困境”。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而是新旧文化观念和新旧人际关系的对立冲突在称谓词上的反映。称呼总是蕴涵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反映着特定交际语境中的人际关系。中国文化的封闭性和尊卑有序的文化心理定势,使汉语传统称谓词具有森严的等级特性。对人的称谓原则是一种“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的等级原则。同时,讲究情感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儒家义理的核心是情感和理性。由于等级文化和情感文化力量的冲击,使得现代汉语的称谓轨迹变得复杂起来,变得游移不定让人难以把握。

等差和情感两大原则造成困境

主持人:有人说造成“称谓困境”的原因是“称谓缺环”,认为目前汉语的社会称谓中存在着缺环与泛化问题。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李树新:所谓的“缺环”就是指整个称谓系统中主要称谓环节的短缺,并将此现象看作是一种汉语的机构性缺损。我们认为,称谓困境客观存在,是个人对称谓词语的选择问题,属于语言的使用范畴,与汉语称谓系统无关。实际上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我们不能用逻辑的方法对应考查语言系统中的格局。假定承认称谓缺环,那么缺哪一环,怎么补上 人为补上缺失的称谓词必然与语言约定俗成的社会性所背离,这不符合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尽管存在不知如何称呼对方的难题,但人们还是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或询问、或协商、或凭习惯、或根据主观意愿来选择称谓词,解决称谓难这个难题。这不能归咎于汉语称谓系统的问题。

余家骥:谈到称谓困境的成因问题,要先分析汉语称谓的原则。通常的说法是汉语称谓原则包括礼貌原则、谦逊原则和合作原则。我们认为,这些原则仅仅是称谓的表层原则,汉语称谓的深层原则是情感原则和等差原则。情感原则和等差原则决定着汉语的称谓方式。称谓困境的根本原因或症结所在就在于等差和情感原则,等差原则和情感两条称谓原则决定了汉语称谓的复杂性,是人们选用称谓词的无形的紧箍咒。等差原则体现尊重但缺少亲和,情感原则体现亲和但缺乏尊重,要兼顾两个原则的效果,我们可能就会处在两难境地。

主持人:可以注意到“先生”、“小姐”、“老师”的称谓有不断扩大使用范围的趋势,而一个曾经传遍大江南北的“同志”称谓现在几乎不常用,这些现象和称谓原则有关么?

余家骥:“先生”古代指称有德识的长者,含有尊重意味,旧社会指称那些地位较高、具有一定权势的人,体现强烈的等差性。改革开放以及与国际接轨以后,交际需要我们使用世界通用的称谓,以便交际双方构建一个更加亲切、融洽、密切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先生、小姐等称谓,开始重新使用并注入新内容。国内普通老百姓的日常交往中,商店、服务业、旅游业等都使用“先生”这个称呼,则体现了人们希望淡化称谓的等差色彩,忽视阶层、职业、年龄、收入等情况,强化感情色彩,追求关系的平等和融洽。但“小姐”称谓后来又由于具有了特定的含义容易造成误解,使用范围缩小,于是出现了不能称女服务员“小姐”的现象。

冯军胜:“老师”的初义指年老辈尊、传授学术的人。目前在教育界、文艺界、新闻界、出版界、医学界等领域,年轻人或资历浅的人在称呼比他们年长或资深的人时常常会选用“老师”称谓,也有年龄及资历相近的人互称“老师”。非同一领域,也有使用“老师”称谓的情况。“老师”称谓往往可以担当排解困境的角色,称对方为“老师”,一方面在抬高对方地位的同时降低了自己的地位,拉开了双方的距离,充分表现出敬意;另一方面将双方关系置于“师生”关系这一轻松、亲密的模式中,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实现了情感的沟通。等差和情感原则的适当结合是“老师”称谓泛化的重要原因。

李树新:“同志”称谓鲜明地体现了等差原则中“平等”的内涵和情感原则中强调亲和、感情浓厚的内涵。连熟识的关系较好的朋友之间也可以使用,与“同志”后来的使用相比,此时更具有亲和力和口语化的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中“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同志”称谓中的“平等”内涵无须特别强调,使用时等差原则的制约要求降低,但其包含的情感内容却发生了重大嬗变,由于“文革”影响,“同志”称谓“光荣、平等、尊敬、信任”的感情色彩已经大大弱化甚至消失了。于是,“同志”称谓的使用出现了相对以往无庸讳言的困境和尴尬。现在我们又重新提倡互称“同志”,还“同志”本来面目,这是我们建设民主和谐社会应该大力提倡的,全社会应该积极响应。

重视称谓文化建设

主持人:称谓的变化与社会文化变迁息息相关,反映着时代的进步,但有时候似乎是倒退。我们该怎样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

余家骥:解决称谓的困境,根本的出路在于称谓文化的建设。要构建新的文化价值系统,建立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关系和人际称谓系统。

冯军胜:汉语传统称谓词中有一套完整的敬称和谦称形式。由于那种敬称和谦称形式有着等级因素和虚伪成分,与今天的社会不相协调。但是,文化传统中重人伦、讲究礼仪文明的合理成分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李树新:是的,中共中央十六届二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特别强调,“一切着眼于建设”。要把这种思想用到称谓文化建设上来,构建新的文化价值系统,建立平等、和谐、友好的新型人际称谓系统。解决称谓困境的出路在于社会的进步,在于人们进一步摆脱传统文化中等级的意识网络,在于人们文化观念的进一步更新,在于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和谐、融洽。如果始终不能建立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始终不能摆脱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冲突的氛围,那么,称谓的困境就可能是一种长久的甚至是永久的困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