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解“高考过敏症”

2005-06-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潘凤亮 我有话说

高考期间,全国各地都会出台一些人性化的措施,开展一场“高考保卫战”,从交通管制到音量监测,从车辆服务到监考细则,都力图给考生营造一种安静平和的高考环境。上海出现了出租车公司安排“吉利车号”车辆为考生服务的现象,公交车也推出服务考生的特别措施,家长们送孩子上考场,为维持考场周围的秩序尽心尽力。有人把这

些现象称为“高考过敏症”。

应该说,考生家长及社会对于高考的反应和保护,都是可以理解和容忍的,都是与高考制度相称的。在现行的教育考试体制下,高考不仅是一届考生的事,而是与全社会相关的一件大事,高考极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命运,也因此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当今左右社会文明进步的中坚力量,其成长多与高考有关。高考给了他们一个进身之阶,给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给了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立足并逐步上升的资本。在这种制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谁不承认高考的重要

虽然大学屡屡扩招,但竞争的压力并未减弱。因为中国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还有高校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息,其差距实在不可同日而语,一流高校和优质高教资源仍然是稀缺的。一个优秀的环境和平庸的环境,对人的成才和今后发展,其影响可能形同天壤。谁不希望考上一个好大学?而“好”是没有边界的,所以从考生到家长都全力以赴、千方百计,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人们对于高考的反应并不过度,对于高考环境的保护,就是对考试公平和社会公平的维护。在孩子人生的关键时刻,家长给予一些关注和引导是完全必要的,在孩子高考时,什么都不做的家长是不负责任的。如果要让孩子接受什么挫折历练,也不在于高考这两天,而在于平时。比如一些家长送孩子上考场,这就没什么不妥,因为如果在孩子赴考场途中发生什么意外情况,那就追悔莫及了。高考的机会太重要,高考出现差迟的代价和成本太高,为了高考而凝聚的时间和心血太多,这就使得家长不能掉以轻心。

而且,我们并没有感觉到高考有什么过敏过热的倾向,也没感到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更没必要对“高考保卫战”大惊小怪了。有出租车公司和考生家长青睐“吉利车号”,也不是因为高考,这种“图个吉利”的心理本来就是国人的文化传统,这和过年过节说吉祥话是一样的。高考的确需要一种安静的环境与平和的心境,政府出台的一些保卫高考环境的措施是必要的,这也是出于社会利益的考虑。而我们对于高考期间的一些现象,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才会达到社会心态的平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