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立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中美公立大学校长研讨会于2005年6月1日至6月2日在成都举行。由教育部主办、四川大学承办、亚利桑那大学协办的本次研讨会探讨了大学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和大学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与其社会功能相关联的话题。
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会议以主题演
――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间的关系。与会者以为,大学尤其是公立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公立大学本身就是国家为实现其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志而建立的。从本质上讲,各国政府设立公立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公立大学作为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进行配置。因此,公立大学与政府在终极目标上,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是正确处理公立大学与政府间关系的重要基础。
亚利桑纳州立大学校长迈克・M・克罗认为:就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而言,大学应当扮演一个“工具箱”的角色,每个人都往工具箱内放进一个有用的工具,每个人都能从这个工具箱内拿到对自己有用的工具,这个工作箱本质上是一个资源共享、信息高度流通的综合数据库。大学往“工具箱”里存放的是“成果”,取回是“基金”;而政府与企业则是从“工具箱”中拿走“成果”,放回“投资基金”。工具箱功能发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与政府之间能否良性互动。
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清泉认为:应当在大学这个“工具箱”里放进更多地政府、企业需要的“工具”。为此,大学的科研人员要有前瞻性,要自觉地、经常地关注到政府、企业的需要,只要是对政府或企业有用的课题,就一定能获得他们的资助。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认为: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就政府而言,政府特别是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公立研究型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与互动机制,就大学特别是公立研究型大学而言,则要进一步增强“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克服“等、靠、要”的观念,自觉承担起服务地方经济的更大责任。
――发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功能,推动地方社会发展。与会者认可这样的观念,大学对经济社会的支持不仅体现在科技层面,也要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层面,传承、创造和弘扬民族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培养社会高尚的人文关怀情操和健康的价值追求;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文引导,使现代科学技术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而不是祸及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等问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真正担负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文精神支撑的使命和责任。一所大学只重视科学技术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叶取源认为:中国的大学利用人文和社科的研究成果为社会服务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创新的空间还很大。例如,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结合起来,组建研究所,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等等。陕西师范大学的文物保护中心就是文理合作得很好的例证。
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的重点应放在协调社会不同的利益群体,改善社会运行机制,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要通过“探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传承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直接提供有助于区域社会发展的思想、方法、途径以及针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人文引导,积极为人们排忧解惑,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