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农民在安装滴灌管道。
2001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江西建成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即通过最大限度的对外开放,把该省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
“劳务输出”,由此首次正式明确成为江西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
4年之间,成效显著――最新的数字显示,江西全省跨省劳务输出目前已达502.6万人,比2000年净增243万人;跨省劳务收入达到300多亿元。
“我们的一项重要做法是 以农民工培训促进劳动力输出;以劳动力输出带动农民工培训。”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勇说。
省内培训与省外就业
江西省赣县南塘镇农村青年吴青芳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一直无法谋取一份自己满意的职业。去年5月,她在赣州柏威服装技术学校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免费就业培训,刚结业就被深圳一家服装设计有限公司聘用,月薪1100多元。类似这种事情,这几年在江西各地屡见不鲜。
江西是一个农业经济比重大,农村人口多的农业省,有农村劳动力近16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900余万人。而长期以来,在这些农村劳动力当中,具备专业技能的只占少数,多数农民工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缺少文化、知识、技术和经验,即便转移到省内外城市,也很难找到好的工作,难以实现稳定就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决策 以“省内就业与劳务输出并重,省内培训与省外就业并举”为方针,大力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通过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全省劳务输出人员结构逐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一个覆盖省、市、县、乡 镇 四级就业培训体系在江西逐渐形成,其中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训练中心116所、社会力量办学机构675家;全省60个农村劳动力主要输出县,确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212个,依托各类职业培训学校开展农民外出务工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基本形成了以职教、成教为主体,各类培训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
一批批“洗脚上田”的农民,从各个培训机构中走出,走进新的天地。
从市场需求出发
万载县联创职业培训学校的校门口上钉着一块醒目的铜牌:“江西省劳务输出基地”。在广东、海南、深圳、福建和本县,该校已建立起了5个劳务输出基地,他们根据用工单位的要求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培训后的学员直接进入用工企业就业。
农民工培训,关键是要根据市场需求确立和开设专业,定向培训。在这项工作中,江西各地积极探索培训模式,逐步形成了市场 订单 培训 就业的运行模式,做到了培训一个上岗一个,培训一批转移一批,实现全部就业。
由于采取了订单培训的方式,农民工受训后大多数都能顺利就业。据统计,就业率一般达到70%-90%。近年来,江西全省已落实培训订单16万人,仅玉山县与浙江、江苏等地企业即联系培训就业岗位5000余个;湖口县落实服装、电工等就业岗位3000余个;资溪县则以面包行业协会这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面包制作技术培训中心,已培训学员1800余人次,一批又一批学员通过培训学习,从过去的门外汉变成了技术能手,而且进一步做大、做强了资溪面包产业,7000余家面包店遍布全国各地200多个城市。
大规模的农民工培训,为提高江西省农村劳务输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江西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为821.06元,比上年人均增收94元,占农民增收的19%。
江西省农业厅厅长毛惠忠说:“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这是江西农村适应市场经济,优化劳动力结构的可喜变化,必将进一步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劳务输出的过程中大规模开展培训工作,可以提高众多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