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7月8日电记者吴春燕、通讯员蔡锦明近日从广州市文化局获悉,南越国宫署遗迹内的一口南越国井内出土百余枚南越国木简,这批木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岭南地区简牍考古的空白,改写了广东无简牍出土的历史,大大扩展了南越国史的研究范围。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316号。
经初步考查,这批木简应是南越国王宫的纪实文书,可以说是“王宫档案”,它们从多个方面反映出南越国宫廷生活中的各种制度。如宫室管理、职官制度、法律条文等等。
这批南越木简的发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萍芳先生参观后表示,木简的出土对中国汉代历史的研究非常有价值。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先生更是亲临考古现场指挥木简的发掘和清洗。在广州寻找简牍是麦老50多年考古生涯中孜孜以求的,当梦想成真时,麦先生的喜悦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对于岭南地区来说,这批木简可与殷墟的甲骨相媲美,南越王宫遗址堪称“广州殷墟”。
《史记・南越传》是目前所见最早记载南越国历史的文献,全文约2400字,而这次出土的简文字数逾千,这些文字不仅早于《史记》80余年,而且是出土的第一手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