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全国条件最差的省级社科院,变成一个极具活力的研究机构、一个地方党委政府倚重的决策智囊。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重庆社科院探索出了省级社科院的“脱困”与发展之路。
3年前的重庆社科院,像全国许多省级社科院一样身处窘境 由于待遇太差,大家都无法沉下心来做研究;没有像样的
为解决科研人员的研究与地方决策“两张皮”的矛盾,重庆社科院成立专门的政策研究中心,及时把握决策层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攻关。在新的格式化的科研合同中,成果在实际决策中被采用的程度,成为评价研究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
考虑到重庆社会科学研究力量较弱,重庆社科院提出创办“重庆发展论坛”的设想,得到市委、市政府肯定。发展论坛结合重庆主要工作,每年确定一个中心议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出谋划策。他们还通过重大软科学课题全国招标,以及面向国内外购买重庆急需的科研成果等方式,借助“外脑”服务重庆。
科研成果实用性的提高,使来自市、区、县和各具体部门的横向研究课题大幅增加。3年前,重庆社科院每年得到的横向课题科研经费不到50万元,现在已经增加到了每年约400万元。社科院又适时推出一些科研项目,专门为一些单位解决困扰多年的难题。这些课题由社科院和上述单位共同配套研究资金,从而达到了科研资金以小博大的效果。
“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积极倡导、组织开展建设性的研究,也使重庆社科院主办的《改革》杂志走出了低谷。2004年,中央领导几次就《改革》刊登的关于“三农”、财政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作出批示。同年,《改革》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列“中国经济类”第一位,发行量也较2年前增加了一倍。2005年1月,重庆市委中心组将《改革》作为学习材料。3年前人心思走的重庆社科院,现在又成了吸引凤凰的梧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