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两年以来,音乐界相继出现了一些热点现象,这些现象来自各个领域,往往从某种创作、制作和营销现象开始,随之在舆论界和理论界引发讨论甚至争论。
关于“原生态”与“学院派”
“原生态”和“学院派”之争和改革开放以来不少音乐领域的论争一样,并非自理论之争始,而是由
所谓“学院派”应当指的是自从中国出现现代歌曲创作、中国声乐家把西方演唱技法和中国民族民间唱法相结合以来逐渐形成的以音乐学院声乐教育体系为载体的一个声乐学派。这一学派接受西方歌唱理论,强调唱法的科学化训练。但在近年来的争论中,这一概念已经在批评方面特指为导致“千人一腔”的过于强调声乐演唱技法共性的教育现象和“民族唱法”这一出自传媒并不严谨的概念的话语霸权。
因此,所谓的“原生态”和“学院派”之争既牵扯到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绿色文化生态保护和传承的问题;是一个音乐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文化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原生态”和“学院派”之争有着音乐本身发展的历史线索,在更深的层面上,它还是历史上“中西关系”争论的现代延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发展方略上“西化”和“民粹”两大文化观念在音乐界的反映。
关于“美女组合”
“美女组合”现象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冯晓泉和曾格格夫妇载歌载舞的民族器乐 也混合少量声乐 表演形式的成功,另一方面则与近年来“新民乐”的兴起有关。这两个方向努力探索的汇聚成就了“女子十二乐坊”,“女子十二乐坊”在海外市场的巨大成功把“美女组合”推向一个热潮。目前相当活跃的类似组合就有“红缨束”女子打击乐团和“音乐猫”女子器乐组合。这一现象的出现同样引发了争论和批评。赞赏的意见认为这无疑是推广民族音乐或开创新型舞台器乐表演领域的成功尝试,批评者则认为这种做法在音乐上缺乏真正的价值,而且具有浓重的商业炒作气息,甚至有以女色取悦观众的低俗化倾向。
如同“原生态”音乐现象一样,“美女组合”也首先是时间领域的一个产物。它在世界范围内的背景是所谓“视觉系”现象,即现代大众娱乐产业越来越重视听觉感受与视觉感受的复合审美效应,从各种欧美表演秀到大型流行音乐会、景观音乐会乃至实景音乐会都是这一观念的产物,中国的音乐人无疑也受到了这一潮流的影响并试图开辟一条新的出路。“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是完全自觉按照这一观念并辅以精确市场操作的一个结果。也因此启发了其他的模仿者和追随者。
毫无疑问,“美女组合”其实不过是一种可能的表演形式,早在女子十二乐坊之前,民乐界就有如“卿梅静月”等民乐演奏组合,只不过她们的音乐中并没有加入电声元素,也没有加入舞蹈化的形体表演。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争论的焦点往往也聚集在这一点上。
应当看到,西方古典音乐、各民族民间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相互融合的“跨界”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是近30年来的一股潮流,它是音乐发展到现代的一个必然结果,包括其他各种各样的实验性音乐一样,它是音乐家们试图在现代条件下扩展音乐时空的一种有价值的努力。问题只在于 音乐最终是音乐,任何形式其实都可以为音乐所用,关键是作品是否具备了真正的美学品格。目前“美女组合”的生存与发展状态无疑最终要取决于听众的检验,而这个检验的根本还是在于音乐本身的质量,而不是在乎它的外在形式。
网络歌曲的兴起
网络歌曲开端于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当初这首歌曲上网只是作者无法进入唱片界的无奈之举,然而依据于网络的力量居然一炮走红。这就强烈地影响了很多类似的没有条件和平台展示自己作品的作者和歌手采用了上网的形式。到了2004年,随着《老鼠爱大米》等一批歌曲在网上的走红。网络歌曲成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中央电视台如此迅速地把当年走红的网络歌曲搬上春节晚会加速了这一热潮。最近,新浪网和上海东方电视台相继开设网络歌曲排行榜则把网络歌曲热潮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网络歌曲现象一方面映衬出中国唱片业目前的运作无力,由于种种原因,绝大部分作者和歌手难于进入正式的唱片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则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而且,这些歌曲上网后的命运基本上取决于网民的自由选择,因而可以得到某种“公平”的、没有太多过程干涉的“民意测验”。它为千千万万试图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年轻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对于未来乐坛的发展网络必将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然而,从目前情况来说,网络歌曲也在两个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个方面是大量作品的出现令网络管理员无所适从,仅上海东方电视台设立的排行榜目前收到的作品已经达10万首之多。而一旦加上评审机制则网络歌曲还会回到原有的歌曲选择的圈子中去,比如评选者的水平和审美取向等等。另一方面,网络歌曲及其创作表演者假如要得到正常的经济收益还不能免除唱片出版、演艺签约的常规途径。因此,网络歌曲目前的热潮会在一定时期内渐渐消退,它的存在和发展依然是不定数,需要一个阶段的调整和资源的再配置。不少网络歌手的“见光死”现象已经在说明这一点。
关于音乐剧
2005年无疑是一个音乐剧年,它是近年来音乐界人士追求本土音乐剧创作的一个聚集点。《金沙》在北京上演引发了巨大的影响,也招致了多方面的批评,同时,在深圳、广州、上海都将有投资逾千万的大型音乐剧在制作中并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或明年早些时候推出。
音乐剧创作、制作的热潮除了海外音乐剧的影响外,还来自中国歌剧创作、制作发展和流行音乐创作、制作发展的规律性推动。此外,它也是当下城市“文化名片”建设热潮中很多政府官员所乐于认同的一个发展形式。
但是,关于中国本土音乐剧应当如何发展,一直也有很多争论,虽然一些基本的要素在音乐界人士中有所认同,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往往受到太多非音乐剧因素的干扰,例如来自政府方面和投资者方面的干扰。所以,尽管创作、制作人一直试图取得大的突破,但往往在某些重要的环节上出现失误。例如,对于戏剧性的忽视,对于题材选择的误区。出身于舞蹈或话剧、影视领域的导演由于本身局限对音乐剧本质的误读,作曲家对于音乐剧旋律性和戏剧性的平衡处理能力等等都在目前严重地影响着中国本土音乐剧的成功率。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如果不能解决这些从软件到硬件的基本问题,恐怕再大的投资和炒作也无济于事。
可以看到,近年来的乐坛确实出现了某种繁荣景象,各个领域内的不同探索无疑在推动着乐坛的进步。但是,急功近利之风依然盛行,缺乏科学发展观、缺乏科学操作意识、缺乏艺术品位依然是不少创作、制作人及表演者甚或投资者的痼疾。假如这些问题不能得到重视和解决,中国的乐坛虽然会不断前进,但付出的代价,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将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