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明成祖朱棣至死不渝地把目光投向大海?在他高昂的投资背后,他期待着什么样的回报?一次比一次走得更远的船队,究竟会给他带回怎样的消息?这支耗资巨大的船队,难道真的只是一支豪华的侦缉队吗?倘若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这支船队获得了原始的推动力,并且一直航行到遥远的非洲甚至美
对于郑和远航的动机,传说得最多的是朱棣在夺取了其侄儿建文帝朱允Χ的政权之后,为了寻找在一场大火中失踪的朱允Χ,在国内追寻未果后,便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海外。对于这个争议颇多的传说,作者进行了饶有兴致与富于想像力的描述,在他看来,这种可能性至少是存在的。因为至少从蒙元时代开始,全球化的进程就已经开始。然而由于证据的缺失,他对这个动机的论定也表示了极大的犹疑。不过,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他在此书中的中心话题。
从永乐二年到永乐五年,《明实录》的记载证明,这几年中,全国共建造或修复了1681艘以上的船只。据英国史学家、海军退役军官门西斯测算,“每建造一艘大型船队中的宝船,就要消耗掉300英亩森林里的上等柚木。”如此规模巨大的船队与“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的巨大宝船是在什么样的船厂建造出来的 浩浩荡荡的船队在暗礁遍布的海洋中肯定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危险,然而为什么到现在也几乎没有发现船队中的沉船残骸 这些困扰人们多年的问题经过作者在蛛丝马迹中的一番爬罗剔抉后逐渐清晰起来 比西方早5个世纪的干船坞造船法与独特的隔水舱设计以及强大的维修改装能力使得这一切都已成为可能。阿拉伯旅行家马斯欧・迪曾经说:“5世纪上半叶,在两河流域,从幼发拉底河向上游出发到古巴比伦西南的城市希拉,经常会发现有中国的船只停泊在希拉城的房屋前面。”一千年的远航史早已使中华帝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海上超级大国。在郑和出航之前,这个古老的帝国早已为他准备了精湛的造船和航行技术。只要具备足够的勇气,他几乎可以到达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想要到达的地方。
这支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的超级船队,在朱棣“不可欺寡,不可凌弱”的外交政策下,其几次远航的命运注定是和平之旅,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却成为中国的瓷器“青花”的成功远征。“青花”无可抵挡的魅力的直接结果一是影响和促进了欧洲风靡一时的“洛可可”风格的出现,二是使西方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埃昂在1646年无奈地说:“带到法国的金银似乎被装进了一个漏底的口袋,而法国只是一条水流不停的运河。”
但令人叹息的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仅仅如昙花一现。作者充满悲愤地说道:“遗憾的是,东西方相向而行却擦肩而过,郑和与哥伦布关于文明秩序的对话并没有发生。当西方的军舰载着它们的文化抵达中国海岸的时候,中国已经失去了为自己的文化辩解的能力。”
六百年前的那场声势浩大的远航无疑已成为我们现在的一个传奇,但这本在为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撰写的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大型纪录片的脚本基础上写成的《1405――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以冷峻而飞扬、富有激情的语言为我们描述的不仅仅是个传奇。
《1405――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
祝勇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