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单纯博士所著的《当代西方宗教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是继其专著《宗教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之后又一部值得仔细研读的高水平学术精品
在笔者看来,《当代西方宗教哲学》一书至少具有如下较为鲜明的特点:
一、对研究对象、范围及其局限性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反省意识。该书开宗明义地将研究对象锁定为“基本上是指当代西方哲学家或宗教哲学家对基督教现象所进行的哲学思考”,同时以一种“跳出庐山看庐山”的旁观性睿智坦陈这样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没有与其他宗教体系进行比较,就不利于全面考察基督教本身的性质和意义;二是单向讨论基督教传统与全球化背景下伴随大量移民进入西方社会的多元宗教因素不协调,这也不利于化解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不同宗教人群间的紧张关系。”这种近乎苛责的旁观性睿智在该书多处闪光,这样的阅读因而时常会给读者带来一种“莫逆于心”的智力享受。
二、强大的外语文献支撑和雄厚的学术功底。该书涉及的当代西方宗教哲学流派均以第一手外语文献资源为依托,引用数量近60种,其学术价值由此可见一斑。该书不仅提纲挈领、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当代西方林林总总的宗教哲学流派的概貌、来龙去脉及其若干代表性人物的主要思想,而且在必要时通过与中国宗教、印度宗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等相比较、相会通,帮助读者清理文脉,跳出烦琐的概念迷宫,从而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效。例如,德里达所谓“没有宗教的宗教”颇为费解,该书以中国佛教中的“随说随扫”和中国儒家经典《诗经》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及司马迁《史记》的发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相比附,令人印象深刻。
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思辨性的学术穿透力。该书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论述了当代西方文化的两个核心领域――宗教与哲学,其时间跨度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这一百年,内容的广度则囊括了当代西方宗教哲学界的代表性流派――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归正宗认识论、无神论、新托马斯主义、过程哲学、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宗教哲学等。该书最为显著的特色和价值,是对于这些代表性流派关于神圣问题的系统论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评论。分而言之,对于宗教哲学所涉及的哲学方面,该书对当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分析哲学和存在主义的论述引入了欧洲大陆理性主义传统和英美经验主义传统的对比分析;而对于其所涉及的宗教方面,则从传统的经验性上帝论证转入神圣性的价值评估,较清晰而又新颖地勾勒出了西方思想界对于传统宗教的价值源头和精神追求在当代社会中的根本性变革,揭示了西方哲学传统从创世的上帝本体论、逻辑的神正论和天国救赎论向分析性的实在论、经验性的价值实证论和情感性的神圣论方面的当代转向。总之,该书的论述特点是将当代西方宗教哲学放在欧洲大陆理性主义与英美经验主义两大参照系中来分析和评论,并且能够较为准确地揭示出西方思想的价值追求从经验性的人格神向超验的神圣性概念的演变过程。
四、逻辑严谨,文笔老到,对于一些常见说法或误解有独到见解。例如,一般认为祈祷是让上帝听到信徒具体的内心痛苦和祈求,而上帝如果听到这些祈祷必然要“有所心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以回应祈祷。如此,则上帝在逻辑上一定是处于“变动”状态,从而与上帝“永恒不变”相矛盾;而回应祈祷、采取行动与上帝“无所不知”也有矛盾,“无所不知”的上帝本应在信徒祈祷之前就已预知并采取行动。再如,一般认为宗教与科学相冲突,但作者指出,欧洲近代科学的出现和繁荣“一方面得益于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科学思想的重新发掘,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对宗教信仰的论证所积累起来的理性传统”。“当宗教情感的表达方式异化到了需要用经验发现来补充它的时候,科学理性就逐渐地从宗教信仰中被催生出来了。如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就是在信仰 地心说 的基础上通过异化、革新发展起来的”。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该书的问世无疑有助于中国读者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把握西方社会的价值体系及其理论根据,并以之作为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准确判断西方文明的主流价值取向,更好地借鉴西方文明中的伦理价值和思想方法,以应对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洋为中用”或“师夷制夷”的视角对该书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或许还可以“吹毛求疵”出该书的如下缺憾:对诸种宗教哲学流派得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根源着墨甚少,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两次世界大战)和思想史事件(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对当代西方宗教哲学的影响也罕有论及。好在该书作者“宗教哲学三部曲”计划中的“历史篇”(即第三本书《神圣的思想历程:西方宗教哲学史》)正处于写作过程中,而“三部曲”中的“问题篇”(《宗教哲学》)和“流派篇”(《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品位之高,无疑使我们有理由对作者的第三部书抱有更高的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