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温州寻路BOT式垃圾焚烧发电

2005-07-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华挺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7月23日电记者华挺日前在参加北京―深圳国家环保万里行活动时获悉,浙江温州市近年来大胆采用BOT形式吸引民营资本5亿多元,大力发展城市垃圾焚烧发电业,日处理能力达到2000吨,现已实现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100%,实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化、民营化、市场化”,为能源稀缺严重的浙江

省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新路子。“浙江是经济大省,又是缺电大省,而温州又是全省最缺电的市。”温州市环保局污管处的一位负责人如是说,“垃圾发电给温州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据估算,今年浙江省最大电力缺口将达850万千瓦,占全国最大电力缺口的1/4以上。而以2003年4月开始运营的临江垃圾发电厂为例,垃圾入库量近35万吨,上网电量6560万千瓦时,一定程度缓解了温州市的供电压力。

结合温州本地民营经济发达的特点,采用BOT形式市场化运作是温州发展垃圾焚烧发电业的一大亮点。“垃圾焚烧发电业具有自然龙断,投资额高,回收周期长,收益比较稳定的特点,又属于城市市政项目,具有公益性,比较适合采用企业投资和运营、政府监管和服务的BOT形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在温州投资经营垃圾发电厂多年的伟明集团董事长项光明介绍说:“即由政府以招投标确定项目投资方,再与中标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合同,以后的权利义务都按合同走,政府作为合同一方不得横加干涉。”据了解,温州市政府除了无偿提供项目用地及四通一平的费用,同时给予一些政策支持,主要有 政府保证企业25年运营期,25年后无偿划归政府;政府补贴企业垃圾处理费73.80元/吨;政府保证以0.52元/度的电价收购企业的发电量。“这个价格处于中上水平,高于煤电的收购价,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项光明说,“收购价格不是一成不变,随着电厂投产后外部条件变化时进行调整,政府具有较强的侃价能力。”

此次环保万里行活动秘书长、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社长高文涛在参观完温州临江垃圾发电厂后认为,国内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主要还是以垃圾焚烧发电方式取代其他方式,比如卫生填埋、堆肥处理等。卫生填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日常维护成本也高;堆肥处理对生活垃圾进行分检,对分检出的有机成分制成肥料,但目前国内垃圾分检系统还不完善,且生产的肥料还比较难被市场接受。“国外发达国家垃圾焚烧处理可以达到50%,而国内不到5%。”

记者另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国内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者的困难主要有 一是资金壁垒,以每吨垃圾投资成本30万元计,日处理1000吨项目投资总额将达到3亿元,若项目自有资金需求为总投资的30%,则需将近1亿元的自有资本金;二是技术壁垒,垃圾焚烧项目涉及电力、机械、自控、化学、环保等多学科领域,项目建设和运营风险较大,对于新进入的企业来说,学习成本很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