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使用甲醛不是秘密也不违规
近日,有媒体报道:国内啤酒企业为了控制成本,有95%的国产啤酒都添加了可疑致癌物――甲醛。这个消息传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业界和专家众说纷纭,不少消费者感到不安。
7月5日,一篇标题为《啤酒业早该禁用甲醛》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报
针对这一情况,7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部门在京联合召开“关于啤酒甲醛问题情况说明会”。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助理、高级工程师程劲松在会上指出,近年来,个别生产混合澄清剂的公司为了达到让政府强制取消啤酒甲醛酿造工艺后扩大其产品销售的目的,不断以各种方式制造影响,给啤酒行业和社会造成混乱。例如,2004年2月,就以“啤酒工人”名义给不同政府主管部门写匿名信。今年,又以“啤酒研究员”名义给媒体写信,利用社会对于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制造风波。
说明会上,专家们重申,啤酒生产过程使用甲醛不是秘密,使用甲醛工艺也不是违标违规问题。国家食品品质监督检验中心经过研究和检测证实,微量甲醛广泛存在于天然食品中,如牛奶、果汁、碳酸饮料、猪肉等,啤酒所含的微量甲醛和天然食品相比,含量属低量范围,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啤酒的甲醛含量无差异。
“95%国产啤酒加甲醛”没有事实依据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告诉记者,啤酒制造和储存过程中会生成絮状沉淀物,使酒变得浑浊,影响透明度,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啤酒行业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开始使用甲醛作为助剂,使用甲醛做助剂是啤酒行业沿用多年的一种工艺。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技术中心教授胡小松说,在啤酒酿造过程中使用甲醛作为加工助剂并非是国内企业发明的,而是国外发明的,国外的啤酒生产教科书和有关资料中曾一度将甲醛明确列为可以在啤酒加工中使用的加工助剂,即作为稳定剂使用。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因甲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国外企业开始在啤酒生产中停用甲醛。最近几年,我国一些大型啤酒生产企业也陆续开始停止使用甲醛作为助剂。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说,啤酒在正常的发酵中酵母会代谢一些甲醛,这个甲醛的含量最后在成品中一般是在0.5(毫克每升)以下。整个啤酒生产过程中只有发酵这个环节会产生甲醛,但是产生甲醛的量很小。一个普通苹果里甲醛含量相当于7瓶合格啤酒里产生的甲醛量。“啤酒中的甲醛经过煮沸以后,甲醛基本会挥发掉,残留很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技术中心教授胡小松说。
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年3月公告发布的国家标准《发酵酒卫生标准》,强制性规定了啤酒的甲醛残留量指标不能超过每升2毫克。张五九指出,我国啤酒实际发酵产生的甲醛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是非常安全的。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专业委员会杜福泰秘书长指出,“95%国产啤酒加甲醛”的说法没有任何事实依据。2004年中国啤酒产量前十名企业占中国啤酒总产量55%以上,这十家企业都是在采用无甲醛酿造,在中国无甲醛酿造已经是主流了,所以所谓95%超标是没有根据的。
7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最新啤酒专项抽查结果:被抽查的青岛、燕京、雪花等8家中国名牌企业的23种产品,甲醛含量均很低,甲醛含量检测值在0.10~0.56毫克/升之间。同时抽查的64种纯进口啤酒中甲醛含量检测值在0.10~0.61毫克/升之间。检测结果
表明,国产名牌啤酒甲醛含量与纯进口啤酒相当,甚至略低。质检总局表示,这表明国内生产的啤酒甲醛含量是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规定的,是安全的。同时,也表明国产名牌啤酒完全可以与纯进口啤酒相媲美。
链接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甲醛是生物代谢的一个部分,在各种植物、动物中都有微量的存在,这种存在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任何损害,在啤酒中残留的甲醛是代谢的产物,是正常的,对人身体没有损害。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杜福泰:在生产啤酒的第一道工序当中添加甲醛,和相关色素起反应后形成一种复合沉淀物,过滤掉这一沉淀物后,大部分被添加进去的甲醛成分也会被清除掉;接下来还有一道煮沸工序,残留在啤酒当中的甲醛也可以被蒸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