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责无旁贷

2005-08-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曹继军 我有话说

编者按:近日,复旦大学为庆祝建校百年举办了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两岸大学生论坛,此次研讨会自7月14日起,为期6天,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

学、澳门大学等17所大学的82名学生,向论坛提交了68篇论文,其中《网络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儒学与建设和谐社会》、《争议文化产业化》等10篇文章被评为优秀论文。在这6天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徐培华教授、历史学系顾晓鸣教授、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蔡达峰教授、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胡守钧教授、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等,分别就中华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举行了专题演讲。

传统文化现状堪忧

据一份调查显示,有26%的人每周花5―10小时的时间来收听或收看流行音乐,而有61%的人平时不收听收看中国传统戏剧;有33%的人平均每周花5―10小时用于学英语,而花费同样时间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上的,仅占总人数的10%。还有我们所习以为常却又令人痛心疾首的场景:年轻人嚼着汉堡包,玩着魔兽,热衷cosplay,却往往背不全一首唐诗。

在全球化浪潮铺天盖地的气势下,学者们不断地思索传统文化的延续与生存、重塑与新释。五千年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文化,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时,真的便如此脆弱吗?有人说,这个民族太古老了,老得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传统文化在物竞天择的法则下正逐渐消亡。社会学家胡守钧教授不这么认为,他说:“西方理性的科学精神曾经被认为可以解释一切,然而,当西方的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他们感到了理性的贫乏,于是回过头来,在东方重新发现了中国的老子和孔子。与之相对照的,是我们对于西方文化的盲从,从衣着打扮到言谈举止。当西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发现的时候,我们却在排斥我们自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历史学家顾晓鸣教授认为:传统文化的衰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汉字文化的衰微。网络文学、手机小说的兴起,使书法艺术受到冲击,“无纸化”带来了传统文化的流失。更有甚者,有人认为汉字已不适应现代文明,要把汉字拉丁化。我们知道,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文化表达的符号,汉字是整个中华文化最直接的表征,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丢掉了它,即是丢掉了我们的文化根本。

面对这样的情况,在青年学生中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成了有识之士的一致看法,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又有种种无奈。文物学家蔡达峰教授说:“文化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关键在于她是否有一种好的适应策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在当今社会面临着一次策略转型:继承而又不受旧有范式的制约,创新而又不谄媚现代时尚。”

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不矛盾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专家们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认为全球化和多样性是并存的。他说,我们看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中的位置时,一定要认识到,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矛盾。在双向对流的全球文化景观中,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被重新发现,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理性、人权、法制、个人尊严等已成为普适价值,而其实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突出了公义、同情、责任、礼仪、社群,这就造就了文明对话的基础。

顾晓鸣说,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仁的意思是“爱人”,即尊重、爱护他人。做人要讲道德,做官要讲官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政体现在国家之间,就是要息战事,谋和平,使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关系的准则。由对抗转变为对话,在对话中求大同存小异,谋求共同发展。经济学家徐培华教授从经济的角度阐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中的现实意义,他说:“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点,即义利思想、本末思想和储检思想。简单地说就是量入为出、富民富国,中国历史上一系列的土地改革都与这种思想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经济中,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仍然有其价值所在。”

我们的教育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

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中华民族是少有的保有本民族文化不间断的民族,这充分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机和活力。在应对西方文明的挑战时,在全球化包容的态势下,如何继续保持中华民族的鲜明个性,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胡守钧教授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之上,传统文化也对现代化发生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也获得了某种调解。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前文提到的调查还显示:有71%的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有必要学习和传承下去,有61%的人认为大学生重任在肩――作为年轻人,传承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责无旁贷。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南京大学学生郭靖良在题为《当代中国伦理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的文章中提出了三点意见:一、必须在科学理性批判和选择性重构的基础上,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二、必须实现道德思维与伦理学理论模式的现代化更新;三、必须实现道德生活的现代化。顾晓鸣教授说,我们必须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加入民族文化的因子,并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倾向有一个良好的舆论向导。他认为,要让传统文化以一种可亲可近的形式出现,这还有一个摸索的过程,我们的教育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

在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社会,传统文化何去何从,参与研讨的两岸学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大学学生胡振燕在《网络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提出,网络文化扮演了时空超越者与压缩者的角色,在引起社会变革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传统文化应当把握时代机遇,重视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