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中国电影也不例外。顾长卫的导演处女作《孔雀》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银熊奖的激情还没有退去,青年导演王小帅的新片《青红》又从法国戛纳载誉归来。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诸如美国哥伦比亚三星这样的电影集团都对中国电影市场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泰国、印度、意大利的电影人纷
国际市场捷报频传
近来中国电影海外市场不断传来好消息 国产新片《好大一对羊》、《窒息》、《美丽上海》、《日出日落》等影片在欧洲和北美市场销售成绩不俗;被称为主旋律电影的《沉默的远山》以2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了日本部分地区的后电影版权……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4年底国产影片共有150部次参加了58个国际电影节,有13部影片获奖,其中像《可可西里》、《茉莉花开》、《看车人的七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分别在东京、上海、蒙特利尔、圣塞巴斯蒂安等A级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重要奖项。与此同时,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仅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票房就达到了2.68亿元人民币,加上索尼公司以一亿港币购买了该片北美地区发行权,该片的海外销售已经达到了近4亿元人民币;而电影《暖》仅出售到日本的版权就折合了人民币700多万元,像《诺玛的十七岁》这样的民族题材电影海外成绩也达到了260万元人民币,而《英雄》、《天地英雄》、《功夫》、《无极》等武侠电影也成功落地北美和欧洲市场。索尼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公司副总裁盖瑞斯・威根先生分析说,近5年来,至少有4部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投资回报也令人鼓舞,这将令很多海外片商对中国树立信心。
中国面孔感动世界
著名导演谢飞分析说,前些年的一些影片让不少西方观众的“中国印象”是神秘甚至蒙昧的,这也引起了海外华人的不满。可喜的是,这几年“走出去”的中国电影没有过分渲染的暴力色彩、也没有复杂的性向倒错,大都是以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尊、人物性格的魅力征服了西方观众。
以拍摄战争题材影片而著名的导演冯小宁的亲身经历正好印证了这一点。他回忆说,自己的电影《黄河绝恋》在美国参加影展居然出现了观众为观看影片挤碎了剧场玻璃的状况,而他的另外一部影片《嘎达梅林》在加拿大首映竟然有一位老人在通道里躺着看完了全片,因为加拿大不允许站着观摩。这两部影片都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是主旋律作品,这说明国外观众并非只看表现东方落后一面的电影。无独有偶,表现海尔集团团结奋斗的“主旋律”电影《首席执行官》在日本被当做贺岁电影年终放映,日本电影放行商解释说,贺岁片不一定是喜剧,一种积极向上的集团精神带来的成果正好是年终应该倡导的企业文化精神。
用电影《可可西里》影响世界影坛的青年导演陆川说,中国电影这几年有了一定的海外影响,是因为中国电影人观念的改变,宽松的电影政策给了创作者更多表现自我的空间,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也必定水涨船高,中国电影人眼界宽了,掌握技术更全面了,当然不乏好作品。
美国DAR-CLIGHT电影公司总裁盖瑞・哈米尔顿认为,这几年看到的中国电影表现落后农村生活的或者古代的“老”电影少了,喜剧片、爱情片、武侠电影多了,而且进步很快,尤其是功夫片在世界影响很大。
海外推广期待更多助力
尽管中国电影在海外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和每年几百部的电影产量相比,能够“走出去”并且成功在海内外营销的影片只是“局部”。目前,中国电影海外落地最多的还是日本和东南亚地区,进入欧美主流市场的影片虽然已经出现但是不成规模。女导演李少红分析,这里很大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建立直接的海外发行渠道,只是依赖专门销售亚洲影片的中介公司,这容易形成新的垄断和屏障。所以“走出去”不但要在艺术上追求精品,还需要完善体制。
圣丹斯电影节主席杰夫瑞・吉尔默认为,中国电影应该建立多种海外市场通道,不要把高成本电影、具有名导演效应的影片和小投入的新导演电影放在一起营销,否则,后者永远都没有机会。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认为,中国电影的宣传、推广、包装应该是一个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美国,像《黑客帝国》、《星球大战》这样的影片宣传是铺天盖地的,当然这样的声势需要资金的支持,相比而言,中国电影在宣传上投入的人力、物力都还有限。
据悉,中国电影面向海外市场的海外推广机构已经组建,戛纳引起世界各国媒体关注的“中国日”就是机构精心策划的一道中国风景。而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主办的“北京放映”也不断加大规模,每年的主题放映都会邀请世界片商光顾。除此之外,电视台电影节目市场、音像市场等海外后产品开发也都在积极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