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在何处?问得好!这个“好”不单是指这一问充满深情,也不是指它饱含惆怅与憧憬,而是在这一问背后,似乎蕴含着某种一时难以说清的深意与启示,究竟是什么呢?读完了刘士林教授的新著《西洲在何处》一书之后,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西洲在何处?作者通篇都在追问和探寻着心灵的诗意空间,
书中似乎还包含着某种启示。最初的疑问是:这是一本学术著作吗?见到了上面所说的深意,它当然是。可是哪一本学术著作如此充满深情与诗意?而且,一切论述,一切结论,都是以这样一种深情与诗意的方式娓娓道来,无需概念,无需推论,江南之诗性,江南之美,江南对于民族精神家园的意义就悠然的飘入我们的心际。“诗意”是不可言说的,而这本著作却说出了“江南的诗意”,作者靠的是什么呢?是经验与体验!所有诗性的东西如果不是一种生命体验,那么它就不是诗性的,所以刘士林先生一直是在一种切实与悠远的体验中描述江南的诗性,既是在他自己的体验中,也是在江南文化源流之中体验江南的诗性,他把这种体验落实到了江南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把一切生命的诗意都还原到生活自身的细节之中,这或许是这部著作最大的启示。
这部著作还有一层启示,作者在以江南文化中的审美经验这样一种地方经验为基础,在这种地方经验中提取出鲜活而生动的审美意识与审美理念,这与以往的中国美学史研究截然不同,我们已经习惯于以时代为线索的宏大叙述,在这种叙述中没有地方经验的位置,完全是一种时间性的研究而不是空间性的。但在《西洲在何处》这部著作中,刘士林以江南这一空间性的“地方”为核心探索华夏审美精神的本源与结构,这似乎是在启示我们,应当进行一种空间性的研究,这实质上是在重建中国美学的深层结构。
《西洲在何处》
刘士林著东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