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理论与历史》的出版,是学术界的一件大事。我对其中的《人学原理》卷谈一些看法。该书分存在编、本质编和发展编三编,可以说把人学所有重要内容都概括进去了,使人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该书为人学下了一个定义,提出“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
该书在理论上有不少创新。比如,关于人的本质的提法与以往不同,提出“人的本质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即社会的实践”,在这个定义中突出了人的实践,这就比“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传统提法内容更丰富,含义也更深刻。又如,在第二编中设专章论述人的交往以及交往的两种基本形式:合作和竞争,是很有新意的。过去,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研究得不够,该书弥补了这一缺陷。再如,关于人的价值问题,该书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即“人的价值的本质在于创造(物的和人自身的)价值,以不断满足群体、社会以及包括自身在内的个人的相互需要。人的价值是创造与享受、贡献与索取的统一,也是权力和义务、目的和手段的统一”。这一提法克服了长期以来在价值观上的片面性,有利于人们特别是青年对价值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看法。
该书的一个重大价值就在于在处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人本主义思潮的关系上把握得比较好。关于人本主义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讨论了40多年。在这个问题上,最难把握的就是既要跟西方人本主义划清界限,又要跟“左”的思想划清界限,这也是40多年来争论的焦点。60年代主要批判所谓“苏修”,实际上就是批判西方人本主义,赫鲁晓夫的人学最重要的一个口号就是:“一切为了人”,是把人变成一个抽象的东西。当时,我们对这种思潮的警惕性很高,现在看起来,有正确的一面,也有不足的方面。不足的方面是,对人道主义中应该肯定的一些东西没有给予充分肯定。到了80年代,这个问题又转过来了。当时的重点是反思文化大革命,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各种反人道主义的现象。因此抽象肯定人的问题这种思潮抬头了,认为“文革”当中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把人当成人,这样一种反思或者这样一种总结,也有简单化的地方。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焦点问题就是怎么正确看待人道主义,既要反对西方人本主义把人变成抽象人的观点,又要反对那种完全否定人道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完全对立起来的这么一种“左”的思想。这个问题把握得好坏,是能不能写成一部比较好的人学著作的一个关键。而《人学原理》一书对此的把握是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