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足石刻改变了对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认识

2005-08-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李度一・斯得斯兰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术界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观点,认为中国佛教雕塑的成熟期及全盛期在唐朝。此后,随着山水画的风靡以及新儒学的渗透,佛教雕塑开始走下坡路并且很快衰败。喜龙仁就曾在他的巨著中提出”中国雕塑的辉煌时代实际上随着武则天统治的终结而结束“。喜龙仁认为佛教

雕塑的主要风格及造像规律到7世纪末时已全部形成,而且杰作也已在7世纪前问世。

但大足石刻的多种艺术风格及各种人物的衣饰风尚、布局,不仅使其自身成为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辉煌作品,而且证明中国佛教雕塑艺术风格的变化实际上并未和历史朝代的更替相同步,中国艺术家在7世纪之后,仍然有力作问世并且在造像风格上也有创新。

王玉冬(美国芝加哥大学):早期汉译佛教戒律中曾有规定:不许造作半身像。佛教律学传播的重要人物都曾引用这条戒律。据他们的理解,所谓半身像就是没有完工而呈现为胸像或半身的形象。中国佛教造像中不见古代中东及罗马传统中的单体半身像、单体头像,很大程度上与此戒律有关。唐开元天宝年间开始以迄唐代末年的动荡时局,使一种新半身像形式的传播成为可能。最初的半身人物多从花叶中涌出。不过到唐末时期,半身人物多作从云中出现,托举天王。

作为9到13世纪流行的视觉语言,半身形象在大足宝顶山石刻中可谓是运用到了极至。半身像作为一种雕刻语言,其运用随大足宝顶山的兴盛而极盛,也随宝顶的衰落而式微。入元以后,人们在制作宗教雕刻时,已经基本放弃此类造像语言。明代永乐初年大足地区赵智凤教的短暂复兴,使尘封的半身雕像手法重现大足,但这只是宋代传统的回光返照,十几年之内便烟消云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